阅读历史 |

第627节(2 / 3)

加入书签

宗朱祁镇,朱厚熜,这些皇室的垃圾事情翻出来,被东南整理成实录出版,必然会动摇整个明廷的正统性。

正统性这个问题看起来虚无缥缈,但是李成梁如此跋扈,也还要来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

张居正李春芳也都是厚养皇室,就因为皇室是如今大明各方势力的共存纽带。

如今李成梁当政,维系满朝文武合作基础也都是皇帝这个符号。

越是乱世,正统性越是重要,历史上很多王室早已经失去权力,但是依然要举着这个符号号令天下。

实录上的三个问题,将对于如今大明朝廷造成巨大的打击。

而明成祖朱棣诛杀方孝孺,明英宗清算于谦,嘉靖迫害三朝老臣杨廷和,也都会让读书人寒心。

佟安只能感慨一声,东南这一招还真的是釜底抽薪啊。

颜钧说道: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苏汝霖这次出版实录,就是为了说明一件事。”

“敢问恩师是什么事?”

颜钧拿起笔,写下了一个字——“苔”。

“苔?苔痕上阶绿的苔?”

颜钧点头说道:

“是上草下台罢了。”

“你看着实录,帝王将相,百官公卿,看起来令人生畏。宫禁森严,阁部台省如凌霄洞府一样,普通百姓视之如仙境。可是实际上是什么?大明朝廷也不过是个草台班子罢了。”

“明成祖起兵的时候,恐怕也没有做皇帝的想法,只是没想到建文帝更草台班子。”

“夺门之变也是仓促,不过是景泰帝无嗣,大臣投机罢了。”

“包括大礼议之中,嘉靖惩治百官的办法,也不过是廷仗罢了。逼迫杨廷和的手段,也不过是用皇位虚悬逼迫罢了,和富家人争产有什么区别?”

“啊?苏汝霖怕是没有这个意思吧?”

颜钧笃定的说道:“苏汝霖就是这个意思,这是苏汝霖上个月的文章,《政府说》,苏汝霖说的很清楚,东南官府很多决策,也不过是大家商议估摸着做的,很多事情也犯了错误。”

“制定政策的是人,执行政策的也是人,人都是私信贪欲,也有懒惰贪婪,是个人都会犯错误。”

“难道因为这政令改了官印,就神圣起来了?”

“所以苏汝霖一直强调,必须要官府被监督,决策必须要公开,才能杜绝错误,而不是让官吏肆无忌惮的执政。”

“这个世界哪里不是草台班子呢?所谓王侯将相,都是草台班子的戏子罢了。”

果然草台

从颜钧的住所出来,佟安有些失魂落魄。

他对明廷的忠诚,很大一部分在于青少年读书的时候的惯性。

佟安还记得那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年少时候也曾经梦想过“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被皇帝封侯拜相委以重任。

儒家读书人就算是不受到重用,也只会苦吟一句“我本一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时局艰难,佟安也没有忘记这些青少年时期的梦想。

但是颜钧的一句话,彻底打碎了他的想法。

帝王将相不过是投胎好,高居在庙堂上的庸碌之辈,他们所谓的政治权谋,所谓的阳谋阴谋,其实也就和村里争夺田地差不多。

佟安想要反驳颜钧的话,可是张开嘴却明白,似乎颜钧说的才是对的。

远的不说,曾经掌控朝局,廷仗大臣如同打狗,将满朝文武驯服得服服帖帖的嘉靖皇帝,多少功臣功狗都被他一纸诏书下狱,曾经权倾朝野的严嵩严阁老,被一道圣旨丢官罢爵,儿子严世蕃弃市斩首,家产全部没收。

可是如此精通于权术的皇帝,在苏泽的大军杀入京师的时候,依然仓皇而逃,如同丧家之犬一样。

在西狩的路上,那些曾经高居于庙堂之上的达官显贵,又有多少死在大字不识一个的丘八之手。

那曾经震慑群臣的司礼监大太监陈洪,被士兵们围殴打死的时候,讨饶的话是多么的肉麻。

而如今明廷的政策也是朝令夕改,当年王恭厂爆炸的时候整个顺天府都只能眼看着火药坊燃烧,还是颜钧带领周围的雇工们扑灭的。

在山东威名赫赫,以一己之力挡住东南的大将军李成梁,执政以后也是失误连连,河南之地丢失,所有人都知道明廷日薄西山了,可现在各派还在争权夺利。

这些大人物也都是人,当祛魅之后,佟安再看整个明廷,也就是一个草台班子罢了。

佟安突然明白了苏泽出版《论政府》一文的意义了。

将官府运行的逻辑告诉所有人,就是为了让百姓知道,那些肉食者也是人,他们也不是万能的。

肉食者鄙,不能远谋。

苏泽需要的,不是百年之后将他捧上神坛,将他们当年制定的政策当做金科玉律,而是要告诉大家,很多事情并不是什么深远的谋划,不过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不得已为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