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5节(2 / 3)

加入书签

但是他们也因为监察不力拿到了处分,都被贬官了。

看到这个案子,苏泽也觉得不稀奇。

对于大部分官员来说,他们也没有太大的政治抱负,特别是天花板明显的吏员。

家族传承吾辈传,将自己的职位世代传下去,这几乎是这些在地方上盘踞了一辈子的吏员的追求。

苏泽对着谭纶说道:

“子理,还是要加强监察,另外这一次制宪会议代表在地方上也发挥了很大作用,这种地方监督有时候要比上级监督更有效。”

谭纶点头说道:

“这是当然,制宪会议代表是地方上选出来的,他们自然要为选自己的百姓说话。”

这一次很多案子,都是地方上制宪会议代表发现,并且上报给都察院的。

一开始的时候,谭纶对于这些普通人选出的代表还是很不放心的,这些人里还有一些人干脆都不识字。

但是靠着地方制宪会议代表和巡查的督查御史配合,打掉了很多地方勾结的案子,这都让谭纶刮目相看。

苏泽说道:“这也正常,在吏员考试中舞弊,这侵害了其他参加考生的利益,自然是盯得最紧的,这种事情只要能强化监督,总是能够处理的。”

谭纶也点点头,这个案子出了以后,各地县衙都对吏员考试更重视,甚至有的地方都是县令当场出题考试,杜绝地方上的作弊行为。

毕竟县令都是异地为官,他和这些当地豪强子弟也没有交情,如果为了他们丢了自己的职位,那才是得不偿失的。

苏泽叹息说道:“地方上的竞争是好的,但是无序竞争才是最大的问题。”

苏泽对着谭纶说道:“前几日苏州府又打报告给工部,要在太仓扩建码头,南直隶的几个靠海的府也都上书,要求在本地开港建造码头,甚至有几个县都已经先斩后奏自己开始建设了。”

谭纶疑惑的说道:“大都督,又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建港口,而且很多地方建造港口都是重复投资啊。”

苏泽点头说道:“就是这样,其实以苏松的货物产量,如今的码头已经足够用了,但是苏州府是想要让更多的货物从自家的港口出海,那他们的税赋就能多算点。”

谭纶一下子明白了过来,这是地方上在争夺政绩啊!

连根拔起

苏泽对着谭纶说道:“子理啊,虽然民为邦本,但是大部分普通百姓都是没有长远的规划的,而且一个地方的人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还是需要有人来统筹发展。”

谭纶点点头,这也是东南制度的设计逻辑。

从上而下的委任官员,来领导地方进行发展。

上下结合的监督官员,来限制官员的权利。

在谭纶看来,这也许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已经是目前最不坏的制度了。

苏泽说道:“而我们东南各地发展的最根本动因是什么?子理你知道吗?”

动因?

谭纶愣了一下,他也开始思考起来。

他很快摇头,表示自己并不清楚。

任何地方都有发展的本能因素,人都是要过更好生活的,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发展动因。

动因就是最根本的推动力,谭纶完全无法理解,如何将一个地方的发展动力归纳出来。

苏泽石破天惊的说道:“官员的竞争。”

谭纶愣了一下,但是他很快就点头。

原来是这样的!

苏泽说道:“同等级官员之间,要进步就要搞好地方经济,那大家就要争夺政绩,拼命的发展经济。”

“这种竞争,就是地方官员们不停地投资建设,提高政绩的最根本动因。”

谭纶连连点头。

苏泽说道:“可是这种竞争也会造成无序竞争,就像是这一次南直隶各府都要建造沿海港口一样,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治下有更多的基础建设,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政绩。”

“而流官制度,又造成了另外一个问题。”

谭纶顺着苏泽的思路下去说道:“官员只管建而不管这个东西是不是有用?”

苏泽点头说道:“就是如此。因为官员都是在外地任职的,他们为了政绩建造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用,到底能不能带动地方发展,或者说能不能收回成本,都不是他们要考虑的东西。”

“更何况在进行基础建设的时候,还能带来大量的利益。”

谭纶连忙点头,在这一次都察院巡查的时候,已经发生了很多起工程腐败的问题了。

特别是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道路、港口这些建设的利润很大,中饱私囊的空间更大。

不过目前来看,还没有知府知县一级的官员直接参与其中,所以只抓了一些小吏,处理了几个监督不力的官员。

但是长久来看,这些滥建工程的腐败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无序竞争的重复建设工程,也已经开始在各地出现。

只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