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5节(1 / 3)

加入书签

说完这些,另一个地痞就像是抓小鸡一样将这个读书人抓走了。

这个地痞则摘下了茶肆的莫谈国事牌子,对着茶博士说道:

“府尹大人有令,再有聚众谈论国事的,直接摘了牌子!”

“伱这牌子俺摘走了,你速速去顺天府补办,要不然下次就连你一起抓走!”

说完这些,这个地痞直接扬长而去。

佟安听到了茶博士的哭喊声,他哭完之后直接坐在茶肆门口哀嚎道:

“这读书人自己要作死,非要拉着小老儿一起死!这牌子一块要五两银子,这茶肆可是我们全家的营生!”

周围的人也被吓到了,那几个出头反驳读书人的雇工也怕自己被牵连,放下喝茶钱就离开了茶肆。

祥子也有些不忍,佟安叹了一口气,在桌子上留下了两钱银子,和祥子一起走出了茶肆。

祥子叹息说道:“看那读书人也不富裕的样子,这是给家里惹祸了啊。”

佟安点点头,他经常去顺天府去帮着联合会捞人,对于衙门很熟悉。

凡是被抓进了衙门,首先要验明正身。

这当然不是怕抓错人,而是要打听清楚来历。

若是富贵但是无权的人,那就是进了“肥羊”,那可是要好好招呼的。

若是有权有势的,那就要立刻放回去,甚至抓来的人也要受到惩罚。

若是无权也没钱的,那里面的门道就更多了。

薄有家资的小老百姓,那就要上门好好恐吓一番,慢慢的炸出油水来。

若是无权无势又没钱没家人的,那也要发挥价值。

先打上一顿板子送到牢房中,让那些其他关在牢房中的肥羊看到凄惨的下场,他们才会歇斯里地的向家里求救,那样才能更快的榨出油水。

而那些被打了板子,又丢在潮湿囚房的穷鬼们,基本上都撑不了几天,到时候又要大张旗鼓的盖上白布抬出去,起到最后震慑的效果。

所有人进了公门,那都有各自的作用。

佟安和这些人接触多了,更是明白为什么大明朝廷无药可救。

从顺天府尹到最基层的胥吏,所有人都在忙着捞钱。

茶肆被收走的莫谈国事牌子,若是不尽快去顺天府补办,那下次就是管理市场的衙役上门,直接封了茶肆抓走老板。

如今一些酒楼为了保住自己的牌子,遇到那些高谈阔论的读书人,都会主动联系顺天府来抓人,国子监中就有几个倒霉同学被抓走了,出了不少的血。

这些还算是好的,好歹是在国子监读书的,进了牢房也不会上刑。

若是像刚才那样没功名的读书人,恐怕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佟安叹息一声,如今京师风声鹤唳,局势比当年张居正执政的时候还不如了。

官府不肯百姓议论,却对《山东新报》无可奈何。

李成梁是地方实力派,山东有钱有粮有兵,这报纸是李成梁支持办的,顺天府尹根本不敢禁报。

佟安还知道,如今在一些达官贵人的文会上,经常公然讨论山蒿先的文章,一些激进的御史也很赞同他的说法。

普通老百姓不敢说,但是这些报纸却堂而皇之的刊印,而达官贵人却肆无忌惮的讨论。

这种诡异的现象,就连佟安也不能理解。

算了,还是忙自己的事情吧。

佟安对于这样的明廷已经失望透顶,他准备前往下一个工坊去读报,再组织工坊的联合会开会。

与此同时,南京的大都督府内,苏泽看着监察大臣谭纶送上来的报告。

都察院改组之后,不仅仅是科举出身的读书人,也有一部分制宪会议代表进入都察院,监督地方的工作。

而这份报告看完之后,苏泽也觉得有些胸闷。

东南毕竟还在上升期,大规模的腐败案件还是没有,但是各种小案子还是不断。

特别是基层吏治这一部分,问题也是相当多的。

谭纶说道:“这一次都察院和制宪会议代表对地方上的监督,县一级的主官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少数几个工作能力不足的已经在吏部考核中处理了,会调任到其他地方工作。”

“但是基层吏治还是很有问题。”

苏泽看了几个特别严重的问题,最大的案子是浙江某个县的吏员考核舞弊案件。

由于部分地区的吏员还是府县自己出题招募的,负责印刷考卷的吏员,在考试之前将考卷透露给了几个同僚,让他们的子弟通过了考试。

后来还是因为考试中通过考试的吏员子弟太多了,引起了那些落榜考生的不满,这个事情捅到了巡查的督查御史那边。

巡查的督查御史将那些高分通过的吏员子弟召集起来,当场出了一份卷子重考,这些考生很多人连及格分都没得到,督查御史立刻将他们下狱,很快就得知了真相。

这个案子后来彻查,县令和县学政确实没参与其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