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1节(2 / 3)

加入书签

州是一种特设的行政单位,主要设在紧要的战略要地和边境地区。

州的地盘一般比县大,比府要小,但是人口一般都和县差不多,边境地区的州甚至比内陆地区的县还要少。

妻子的事业是越来越顺利,但是李言恭和妻子的矛盾是越来越多。

最主要的自然是生孩子了。

李言恭这次的功劳,让他获得了军校进修的名额,马上就要前往南京武备学堂进修了。

这一次进修结束,李言恭就可以担任营级的主官了。

当年南京国子监军校的三人,熊况已经是第二旅的团长了,在上一次的京师作战中立了功劳,如今随着林良珺进入了江西作战。

高务观则留在了大沽,担任大沽棱堡的后勤官,也挂上了营级的军衔。

李言恭总算是追上了好友的脚步,这一次靠着功劳得到了晋升。

如今东南新军中,旅已经是最大的兵团单位了。

而第一旅和第二旅组建比较早,军官充沛,所以旅下设团。

整个东南新军的团级军官就没有几个。

团下设营,营长已经是中高级的军官了。

夫妻二人即将分别,李言恭昨天夜里搂着妻子想要个孩子,却被丹芸一脚踹下了床。

听完了李言恭说完了打架经过,俞咨皋哈哈大笑起来。

“还笑?旅长,我这次去南京,一定要让山长给你安排个婆娘,让你笑不出来!”

南京武备学堂的山长是苏泽亲自担任,学员们都称呼他为山长而不是大都督。

俞咨皋笑着说道:“现在提倡婚姻自由,就是山长也不能强迫我成婚啊。”

李言恭苦着脸说道:“你也知道我家情况的,我爹本来就不认我了,要是知道我在广西成婚,恐怕要打断我的腿。”

“我是想等阵丹芸有了身孕,这次会南京和家里说成婚的事情。”

“可丹芸却说如今她政务繁忙,没时间要孩子!”

俞咨皋忍不住再次大笑了起来。

“丹芸如今可是汪巡抚麾下爱将,她要是怀孕了,汪巡抚恐怕也要杀到南京找你问罪了!哈哈哈!”

李言恭拍桌子说道:“总不能为了政事,孩子都不生吧!”

俞咨皋憋了笑容说道:“要我说,这事情还是要两人好好商议才行,你没看报纸上说吗?现在都是新婚俗新生活,归主编在报纸上说的很清楚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啥?不要孩子还是发展的结果?”

“那你可以要好好看看报纸了,再这么下去,怕是你要比丹芸落后了。”

俞咨皋说道:“归有光主编在报纸上写了三篇文章,就是谈的新婚姻。”

“他说的是苏州府的事情,今年以来,苏州府请求官府判合离的官司增多了不少,而且和以往不同,从前合离基本上都是妇人通奸或者男人休妻,但是现在苏州判院的合离官司中,感情不和占了多数,而且很多都是女方申请的。”

“这是为何?”

“归有光主编说了,明廷的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在大明合离困难,又有礼教束缚,合离的女性根本没有活路。”

“可是现在不同了,苏州府工坊发达,有经验的女织工,甚至要比家里的男人赚的还多。”

“以往夫妻不和,吵吵也只能凑合着过,现在既然离了丈夫也能活,那就不凑合着过了。”

“在苏州的读书人,写文抨击说这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是归主编倒是认为,这是时代发展,让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力。”

“以后随着出来做事的女性越来越多,合离的人越来越多,家庭也会越来越小。”

李言恭疑惑的问道:“这是为什么?”

“农业时代,一个小家庭很难抵御天灾,而且自给自足的田庄,需要宗族和大家庭来互相交换,互相帮扶。”

“但是如今在苏州城内,需要什么东西都可以用钱买到,小家庭的形式更自由,不需要再维持以前那样的大家族了。”

“归有光主编还预言,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都会继君为臣纲之后解体。”

李言恭感觉到了时代的风向,但是这种变化也让他措手不及。

也许父母之间的那种夫妻关系即将成为过去式,自己和丹芸这种夫妻关系反而变成常态。

李言恭叹息一声说道:

“我想起了山长曾经说过的话,‘有选择比起没选择,总归是一种进步吧。’”

俞咨皋也点点头,他拍了拍李言恭的肩膀说道:

“若是行军打仗,攻城略地,这事情难不倒我,但是调停夫妻关系,还是饶了我吧。”

“不过夫妻之间,有什么事情说开了就是,实在不行就打报告合离,大都督都说了婚姻自由,也不可能不让你们合离的。”

听到俞咨皋这么说,李言恭反而怂了,他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