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节(2 / 3)

加入书签

贸易了。

海边卫所经商兼职是东南地区再稀疏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庇护朱七这伙人做生意算是要脸的了,不要脸的直接开了战船走私的都有。

如果长宁卫庇护走私,那附近海域的情况会发生新的变化,海猴儿连忙记下这个情报,回去要向大当家的禀告。

林显扬其实已经后背都湿透了,他在长宁卫算是伶俐的,但是和倭寇接触还是第一次。

苏泽交代他的话都说完了,就等着海猴儿的反应了。

果然不出苏泽的所料,海猴儿心动了。

这海上做买卖,虽然利润丰厚,但是这些年下来,赚钱的路子也基本上垄断了。

张海虎也卖过交趾糖,一斤交趾黑砂糖运到南平县,批发售价也就是一钱四分银子。

算上在交趾买糖的进价和海运的成本,一斤交趾糖的成本差不多是九分银子。

一斤赚上五分银子,虽然利润算不上高,但是这也是个旱涝保收风险稳定的买卖。

海猴儿此时就是后悔,当时招揽朱七的时候,为了要让朱七心服口服,所以没有用强。

他想让朱七在眉月岛上过不下去,再主动投靠张海虎。

现在看来真是昏招,当时就应该绑了朱七上岛!

张海虎麾下就缺这样脑子灵光能做买卖的人!只是现在已经晚了,朱七已经投靠了长宁卫。

张海虎虽然势力不小,但是和长宁卫硬碰硬还是要掂量分量的。

再说张海虎本身就是做走私的,又不是掠夺派那帮抢劫的,既然朱七要谈合作,那也不是不能谈。

海猴儿脸上堆起笑容:“那七爷要多少交趾糖?”

称呼上的变化,说明海猴儿已经将朱七当做平起平坐的交易伙伴了。

林显扬有些胆怯,不过想起苏泽的吩咐,还是伸出一根手指说道:

“我们七爷先要百斤交趾黑糖,若是品质好,自然是多多益善。”

“多多益善,七爷好大的口气!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吃得下!”

海猴儿都要笑了,交趾黑糖这东西海上可是多的是,如果走量,利润也是相当不错的。

林显扬继续说道:“不过我们先要百斤交趾黑糖验验货!货没问题才付钱!”

百斤交趾黑糖,算成本就是九两银子,按照南平的市价是十四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本来林显扬也捏了把汗,怕海猴儿拒绝先给货再付款。

没想到海猴儿想了想,立刻说道:“一言为定!不过这糖我们送到长宁卫,货要你们自己卸。”

(晚上还有,这是加更。

有些剧情过渡有些无聊,还是我更新太慢了,下周五上架,会爆发的!)

山雨欲来(三更)

总算是谈完了买卖,林显扬觉得自己后背都湿透了。

苏泽连忙让林德清收拾摊位,迅速从鬼市离开。

为了防止被张海虎的人跟踪,苏泽没有直接和长宁卫军余会和,而是绕了一圈才借着夜色返回长宁卫。

接下来苏泽忙着在长宁卫建造精盐工坊和糖坊,又是寻找合适的黄泥,又是用木匠技能制造工具,忙活的热火朝天。

长宁卫的百姓一开始只是看着苏泽在忙活,但是很快林良珺、林显扬和林德清也加入进来,更多的卫所百姓也自发的加入进来,两座工坊很快就建造的差不多了。

虽然不知道苏泽建造这两个工坊做什么,但是如今长宁卫的人都是知道苏泽是有大能耐的人。

林德清是个守口如瓶的,他并没有将苏泽卖精盐的事情说出去。

但是家老阿公在卫所里宣传了,上次都靠苏泽海边晒盐,才将械斗罚银补足了。

这读书人就是有本事啊,如今长宁卫里有孩子的都想把孩子送到苏泽门下读书,没孩子的也想要结下善缘,这样有本事的读书人总有飞黄腾达的一天。

另一边,林默珺也指挥卫所正卒,在靠近长宁卫的一处浅摊附近建造了一座临时码头,作为日后苏泽和张海虎交易的走私港口。

林默珺又派遣正卒,随着苏泽抽空跟着朱七一行人去了一趟眉月岛,将朱七从盐场带出来的制盐设备和卤水也搬回了长宁卫。

就在长宁卫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千里之外的金陵秦淮河上灯火通明。

一座华丽的画舫船上,一名样貌堂堂的中年男人,正搂着一名衣着暴露的女人,哼唱着不可描述的淫词滥调。

中年男人身边,作陪的人也同样搂着歌女。

放眼看去,整个秦淮河上都是这样的画舫,星星点点的灯光汇聚成一条星河,这就是大明二京之一的金陵城,入夜之后的真实模样。

大明朝设南北二京,金陵同样配六部衙门和各院寺监,不过金陵城内的官员远没有京师忙碌,这里是高品级官员养老,或者安置失意官员的地方。

总体来说,金陵城内的官员都没多少政治前途,于是越发的重视享乐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