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节(2 / 3)

加入书签

想到《水浒传》已经问世,《三国演义》正在疯狂的流传,四大名著中只剩下《西游记》和《红楼梦》可以抄。

苏泽只能感慨自己来晚了啊!

盘算一下《金瓶梅》似乎在这个时代已经问世,自己能抄的也就剩下《拍案惊奇》和《警世恒言》和《喻世明言》了?

不过这几本书黄暴内容太多,抄了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名声?

要是后世谈起苏泽,就说是个写皇叔的,岂不是败坏了自己穿越者的名声?

就在苏泽发呆的时候,海水已经涨了上来,等到冰冷的海水没过他的脚掌,他这才回过神来。

看着海滩上的众人,苏泽笑着说道:

“今天夜里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大家在滩涂上挖沟,将海水灌进去之后再堵上就行了,我先来示范一遍。”

苏泽用农具在淤泥滩涂上挖出一条小沟,等到海水没入之后就将入水口堵上,然后又开始挖另外一条平行的水沟。

海边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常玩这种游戏,听到苏泽的讲解后很快就明白了,有样学样的跟着苏泽已经在滩涂上挖沟。

一行人在海上忙了半夜,等到天亮的时候大潮逐渐褪去,滩涂上留下了一排排蓄满了海水的泥沟。

一群萝卜头看着苏泽,等待他进一步的指示,苏泽却大手一挥道:“回去休息!明天白天再来!”

林良珺满肚子的疑问,在海边上挖水沟就能制盐?

不过林良珺也知道制盐的秘方可不能轻易传授,只能忍着疑问散去。

等孩子们散去,苏泽又拿出从石匠那边借来的工具。

这几天苏泽每天一有空就在家庙里霹雳乓啷的敲石头,终于将【石工】技能肝到了lv3级。

有了lv3级的石工技能后,苏泽开始在海边的大石头上凿了起来。

lv3的“石工”技能虽然不高,但是凿个晒盐的石盘难度本来就不大,而苏泽的力量也补到了五点,凿到了晚上也凿出了三口晒盐的岩盘来。

虽然全身酸痛,但是石工技能也提升到了lv3,100/300,看来这石工技能也算是比较好肝的技能啊。

苏泽如今也发现了,凡是费力气需要功夫的技能,肝起来就容易些。

相比之下,简单日常的技能,肝起来反而更难一些。

苏泽这才想起来《百景图》中的隐藏设定,一些高级技能是有隐藏体力精力设定的,每天挂机的经验有上限。

而现实世界则和游戏不一样,脑力和体力是可以恢复的,刷这些技能也就是苦点累点,只要毅力足够却可以肝的更快些。

这下子苏泽更庆幸之前将属性点加在了力量上,初期果然最需要干的就是体力活儿,如今自己五点力量在长宁卫也算是强壮的了。

休息了一下,苏泽继续在石头上凿起了石盘,一直等到天黑了才返回家庙。

第二天,萝卜头们再次在海边集合,苏泽将自己用木工技能制作的木质犁耙分给了他们。

“今天的工作很简单,就是用犁耙翻动泥水,就和玩泥巴一样,明白了吗?”

还有这等好事?一群孩子热火朝天的在海边玩起了泥巴,苏泽则带着林良珺来到了一个大坑前。

“你随我去芦田割些干掉的芦苇来,另外你在海边见过这种草吗?”

苏泽用木杆在沙滩上画出一种叶子奇特的草,林良珺从小就在海边野,他很快说道:

“不就是黄鱼茨吗?阿泽哥你那片芦田那儿就有很多。”

精制

苏泽带着林良珺,来到了自己的那片芦田边上。

如今还是芦苇生长的季节,去年留下来的枯黄芦苇和今年刚长出来的绿色芦苇交织在一起,和海河口还没散去的雾气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苏泽指着芦田说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中所说的蒹葭,就是这芦苇,你可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

林良珺连连点头,系统立刻弹出提示:

【教导学生,开蒙经验+1,lv3,11/100】

只可惜没带另外四个萝卜头来,苏泽有些遗憾的关闭提示。

苏泽带着小萝卜头走进芦田,一边收割去年干枯的芦苇,一边寻找黄鱼茨这种野草。

长宁卫的人都知道这片芦田是苏泽的,卫里的百姓都很淳朴,没有人偷偷割苏泽田里的芦苇。

看看其他芦田里埋头割草的半大孩子,看着整块芦田已经快要割完的干枯芦苇,苏泽微微有些惭愧,和长宁卫的百姓相比,自己还是太懒惰了。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农业时代的生活可不是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而是忙不完的农活儿。

八九岁的孩子都要帮着家里割草,这可不是现代社会还可以躺平啃老,总能有一口饭吃,在这个时代百姓一旦停下来,就会吃不上饭饿死,烧不上火冻死。

就拿这片芦田来说,干枯的芦苇是很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