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5(1 / 2)

加入书签

赵平盘问完报警人,进来跟周瑾会合,向她简要说明了一下情况。

“死者叫陈晓玉,27岁,未婚。这房子是父母买给她的,平常就她一个人住。”

周瑾问:“什么时候接到得报案?”

赵平点头:“就今天上午,报警的是个快递员。陈晓玉在网上订购了鲜花,每周一就会有快递员上门配送。那兄弟来送货时,发现门没有关,本来想提醒一下户主,结果一进来就闻见血味了。”

周瑾看着床上的尸体,轻微叹了一声,说:“先通知死者家属来认尸。”

赵平:“已经打过电话了,她父母在外地,明天才能到。到时候你接一下?”

周瑾:“没问题。”

主卧中,技术人员固定好证据,将陈晓玉的尸体装进尸袋,小心抬了出去。

周瑾顿了片刻,继续问赵平:“我师父说,宁远、金港已经发生了三起类似的凶杀案?”

赵平回答说:“基本上可以说是同一个凶手。”

宁远、金港是海州市下辖的县级市,这起连环杀人案,在公安内部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原因很简单。

连环杀人案案情严峻,犯罪标志明确,除了对尸体进行有仪式感的处理以外,凶手还在各地流动作案。

“流动作案”这点很特殊。

因为在选择作案地点时,一般的凶手都会有特定的心理安全区域,可这起案子的凶手,已经横跨宁远、金港、海州三地。

基于这一特征,宁远、金港的警方已经通知各地公安密切注意有类似犯罪标记的案件。

直到今天上午,辖区派出所的民警接到快递员的报警,火速赶来丽水小区。

经过初步勘察以后,他们先跟宁远警方取得联系,确定了陈晓玉的死亡,跟发生在宁远、金港的杀人案,皆属于同一起案件。

现在,这起案件正式由重案组接手调查。赵平感叹:“这可有得忙了。”

他搓了搓手掌,朝周瑾低声说:“说实话,我还没见过这么玄乎的案子呢。”

他话音刚落,门外忽然响起一阵争吵与喧嚷,赵平好奇地探出头去,查看情况。

周瑾问:“怎么回事?”

赵平看到,负责警戒的同志将两三个人推出警戒线以外,大声斥嚷:“你不能进去。”

“长枪短炮”很快怼了上去。

“请问这里是发生了杀人案吗?”、“死者是哪一户的?”、“有居民目睹过现场,说发生了强奸杀人案,请问是不是真的?”……

一连串的发问,令民警紧紧皱起眉头。

他伸手遮挡着镜头,冷着脸说:“案件还在调查阶段,我们无可奉告。请各位离开,不要干扰警方办案。”

赵平看清楚情况,回头冲周瑾挤眉弄眼:“记者,来得真快。”

周瑾有些头疼,说:“你去帮忙应付一下,赶紧打发了,记得看一下报社名,别让他们发任何消息。”

赵平揶揄她:“我去,肯定我去,不然你再忍不住把人给揍了。”

周瑾瞪起眼,扬手威胁要再拧他耳朵,“你这嘴——!”

不怪赵平揶揄她。

有次周瑾跟着谭史明下现场,一个记者溜进警戒带,偷拍了两张照片,让周瑾抓了个正着。

那记者见周瑾是个女的,以为只是什么实习生,也不怕她,嚷嚷着恐吓:“我们享有最基本的知情权,你懂不懂?!我告诉你,少跟我骂骂咧咧的,我一篇稿子就能让你下岗!”

周瑾年轻,正似个火药筒子,一点就炸,当场挟住那记者的胳膊,一拧一推,沉着脸,非要拘他回去调查。

最后还是谭史明出面,一面让周瑾放人,一面又三言两语威吓了那记者几句,双方才终于罢休。

现在这起案件,在案情没有明朗之前,对外的消息必须要严防死守。

毕竟是罕见的连环杀人案,加上犯罪细节充满神秘色彩,一旦泄露出去,很容易掀起巨大的舆论风波,传个两三天,就能传出来七八个版本的都市传说。

舆论压力还不算什么,怕就怕案件细节披露给大众以后,有人出于对凶手的膜拜,以及追求轰动效应,开始模仿作案。

到时候情况会变得更加严峻。

赵平也知道其中的轻重,很快就出去应付记者了。

周瑾在现场左右没看到王彭泽和江寒声,正纳闷他们去哪儿了,到门口一问,有警员说看到他们去了楼梯间。

周瑾也寻过去。

楼梯间,烈烈的日光从窗户外洒进来,地上有江寒声笔直的身影。

王彭泽手肘搭在窗沿上,倚靠着墙,嘴里叼着的烟还是点上了,不过抽得很慢。

王彭泽问:“说说你怎么看的。”

江寒声神色微沉,“这四起杀人案,就犯罪特征而言,跟当年的‘怀光连环杀人案’很相似,犯罪标记——女人、红裙子、玫瑰花,包括对现场的处理,尸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