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 第52节(2 / 2)
口的时候还差十几分钟到两点半。
此时天越来越黑,她在门卫室门口站着,微微皱眉,天公不作美啊!
黎司越骑着自行车,两点半准时到达塑料厂门口,与此同时,已经有几滴雨飘来打头阵了。
黎司越把自行车挺好,拿好停车票,叫上史佳瑞一同去塑料厂的三车间。
即使一路跑过去,两人还是淋了一点雨,好在淋湿的地方不多。
“我已经打电话跟塑料厂厂长联系过,各种原材料机器都有,你按着你的配比,做出你想要的塑料袋。”
史佳瑞对此并不意外,手头没有实物,确实很难让人相信。
而她也想知道,塑料厂当前的机器能不能做得出来。
第一份塑料薄膜出来的时候,史佳瑞伸手摸了摸,心里满意,可算是成功了。
柔软,无刺鼻意味,有一定的延展性,之后还要做测试,看它的防水、透气等数值。
以及最重要的是,它能否成功降解。
黎司越刚想开口,边上帮忙操作机器的老师傅关掉了机器,冲上来摸着这塑料薄膜,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他们塑料厂生产的塑料薄膜,偏厚且硬,声音大,非常容易碎,苦于没有钱更新新技术,也没有能力去研发。
反正市场上一直是需要塑料薄膜的,他们生产什么别人就买什么,改不改也就无所谓了。
但当出现更好的产品,就是他们自己,也看不上本来的了。
作者有话说:
抱歉,更晚了
达成合作
这个塑料袋生产了差不多十米, 接下来就是检测。
塑料厂是没有这些设备,只能会研究所去做。
史佳瑞调整了各种数据,又生产了另一种塑料薄膜,跟机械厂当前生产的塑料薄膜有点像, 厚, 有声音。
但差别肉眼上是看得见, 一上手就知道了。
史佳瑞把两种塑料薄膜收好,一车间又恢复了之前的生产节奏。
她手握着两卷塑料薄膜,她一上手就知道成功了,脑中实验室分析,跟新型的塑料材质一样。
雨还没停,史佳瑞和黎司越在车间门口等雨停,没人说话有些尴尬,她干脆就塑料未来的发展说了一番自己的见解。
它的发展前景是令人激动的,但带来的危害也是肉眼可见的,史佳瑞特地往严重了说。
黎司越眸光微闪,史佳瑞的这番理论太超前了, 绝不是一个女知青能提得出来的。
如果不是她从别人那听来的, 而是自己对目前有限的现象进行观察而得出的结论, 那真是天才!
但这也提醒黎司越,如果研究所开厂,在环保等方便要多加考虑。
现在考虑周全,以后要调整的方向小,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雨渐渐小了,就在史佳瑞琢磨着要不要冒雨走的时候, 厂长刘常英带着伞过来, 邀请他们两人去办公室详聊。
作为全省唯一的一家塑料厂, 刘常英照理是不用烦恼什么的,生产出的产品都不够卖的。
但是谁不希望厂子发展更好,而自己可以步步高升呢?
贺庆华看到厂长带着两人进来,其中还有他昨天刚见到的史佳瑞,很是惊讶。
随后,他被叫到会议室,两卷塑料薄膜放在桌上,他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不是厂里的产品。
当他得知这两卷塑料薄膜是史佳瑞借助工厂的原材料和机器做出来的时候,不由很是不可思议。
刘厂长希望能获得这两样产品的技术,只要史佳瑞的要求合理,他都可以答应。
不过史佳瑞没有马上答应,而是看向黎司越,双方地位的差距,她说的话肯定不如他的管用。
“刘厂长,这事先不急,这塑料膜我们还要带回去检测,如果各项数据没有问题,会考虑成立生产线,到时我们再来商讨合作的事。”
如果像史佳瑞说的,这塑料是可降解的,那就是全世界独一份,那自然不能随便做决策。
当前国内的间谍并不少,独有的技术一旦被偷走,那将是巨大的损失,以后也各种受制于人。
刘厂长没能马上得到回复,心里有些失望,倒没那么急,作为省内唯一一家厂,还是很有优势的。
他转了话题,接着聊起了塑料厂的生产方向和发展前景。
从生活用品、到定制外壳等,刘厂长丝毫不掩藏自己的野心,他希望工厂的产品能卖到全国,甚至出口。
到工人下班时,雨也差不多停了,史佳瑞和黎司越婉拒了两位厂长的送行,走到工厂门口。
“这两卷塑料膜我带回检测,你明天到研究所来,具体我们再商讨。”
“没问题。”
史佳瑞先去吃了晚饭再回招待所,收到服务员的关心,以及一碗生姜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