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0节(2 / 3)

加入书签

山蒿先如同走马灯一样回忆了自己的过往,从山东的落魄书生,通过一份文章得到了大将军李成梁的赏识,从而成为李成梁的幕僚,帮助他谋划成为大明的执政。

那时候大明依然占据大半的江山,那时候的山蒿先是多么的意气风发。

可随着明廷版图日削月割,只剩下最后三省一京之地的时候,山蒿先终于跟随李成梁出征,可结果是济州城只守了一周。

想到这些,山蒿先抓起侍卫的火枪,直接在行营内饮弹自尽。

就在济州城破后,东南第一旅从海上集结大沽,在林默珺的带领下从大沽再次杀向京师。

等到济州城破的消息传到了南京,苏泽立刻宣布在三天后举行制宪会议。

他对着内阁众人发去战报,靠在了躺椅上看着窗外。

穿越至今,终于推翻了明廷,过往种种浮上心头,苏泽却没有丝毫轻松的感觉。

明廷覆灭不过是早晚问题,但是苏泽却依然战战兢兢的面对这个新的帝国。

没有了明廷这敌人,这千百年来的顽疾积弊,就只有自己来抗了。

一想到这里,又怎么能松懈下来呢?

甚至在苏泽看来,消灭明廷之后面对的困难才是更多的,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也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苏泽提起笔,开始书写他在制宪会议的开幕词。

苏泽之问(大结局上)

七月十二日,就在济州城破半月后,绝境中的李成梁部宣布投降。

早在李成梁投降之前,明廷的李太后牵着小皇帝,向进入京师的林默珺投降。

至此,天下人都知道明廷正式灭亡。

十二日,推迟至今的制宪会议终于召开,来自各省的制宪会议代表进场,在在场所有制宪会议代表的注视下,苏泽代表整个东南进行总结发言。

看着台下的一双双眼睛,苏泽展开演讲稿,但是他想了想,又合上了演讲稿。

前排的申时行疑惑的看了一眼苏泽,在场众人群情激动,明廷覆灭,这标志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所有在场的代表们,都为了能够参与缔造一个新帝国而欢欣雀跃。

苏泽看向台下,清了清嗓子说道:

“我大军取得多少胜利,想必这些我就不赘述了,大家在报纸上已经看到了。”

众人哄堂大笑,苏泽威信很高,但是不喜欢嘉靖那一套帝王心术,也没有什么架子,大家也很习惯他在报纸上写文章,所以对这位大都督也很亲近。

“去年取得多少经济发展,民政上有什么成就,这是徐首相要汇报的事情,我就不越俎代庖了。”

众人再次哄笑,苏泽确实和任何一任建国者都不同,他并非那种大权独揽之人,日常政府庶务也很少亲自过问。

“新国家的典章制度,这是诸位在制宪会议需要讨论的事情,我也不多说了。”

这下子众人愣了一下,本来大家以为苏泽要追述过往功绩,然后确立建国的方针,好歹要定下国体国名之类的东西,这些也是制宪会议的事情?

那大都督要讲什么呢?

苏泽环视一圈说道:

“我这一次站在这里,想要向诸位提几个问题。”

这下子众人都整不会了,就算是前排的徐渭都愣住了。

提问?

这世界上从来都是别人向大都督提问,仿佛这位似乎生而知之的大都督,总能解答一切的问题。

他对于各种事物都有所涉猎,总能提前布局,火器、蒸汽机、铁路、以及这次在大战中发挥巨大的电报,苏泽这位大都督总能够准确的在未来发展中找到最正确的道路。

文坛上他是一代文宗,在学界他是文坛大宗师,前些日子藏地僧人进入南京朝贡,这位藏地著名高僧在辩经中都输给了大都督,大家都不知道这位大都督还有什么不会的。

台下众人都看向苏泽,他们实在不明白,苏泽到底要提什么问题。

苏泽彻底放弃了自己所写的稿子,自由发挥的说道:

“这些问题,并不是师长向学生弟子提问,因为这些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

“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我们这代人可能都搞不清楚,也只能等着后人来回答我们了。”

苏泽说完,众人更是哗然。

这个时代,所有人都有种莫名的自信。

这份自信不同于任何一个时代,在技术上人类驯服了蒸汽,能够驱动庞大的设备制造成吨的钢铁。

在天文上,紫金山天文台编纂出历史上最准确的历书,甚至连天体运行的轨迹都能测算预测。

在地理上,最精致的地图已经在绘制中,人们相信可以丈量整个世界。

在算学上,各种公式不断的提出,人们相信只要有足够的参数,就能计算物体未来的位置。

在医学上,各种疾病的病因已经从玄而又玄的寒热阴阳,变成了更加可观测的病原体上,正在逐步解开人体的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