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9节(2 / 3)

加入书签

持了平稳之后,物价进一步的崩盘。

百姓争相将自己手里的大明银元换成商品,无论是能不能用的商品都囤积在家里,就算是换成擦屁股的纸,也要比大明银元保值。

结果是物价再一次暴涨,粮食价格更是翻倍,通胀更严重了。

李成梁眼看着物价涨到这个地步,第一次救市的努力失败了。

既然百姓这边稳不住,李成梁只能想办法稳定市场价格。

于是李成梁发布法令,要求商家必须按照市场价格销售商品,不允许涨价。

这条法令发布出去,同样是没有任何的效果。

此前正常没背景的小商户,早就已经被折腾破产倒闭了。

如今还能京师开门营业的,要么是有官方背景,挂靠在六部下的商铺。

要么是挂靠在清远伯李家这种权贵名下的商铺,这些商人基本上都是权贵捞钱的白手套,普通的官吏根本管不了这些商人。

结果是,这条政令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市场上的店铺应该涨价的还是涨价,粮食价格还是疯狂的上涨,物价还是一点没有压下来的迹象。

两次折腾之后,李成梁就接到了河南战败的消息,现在他已经完全顾不上物价这点“小问题”了。

面对如今的局势,众将领也只是众说纷纭,给不出有用的建议。

明廷算是积重难返,河南不仅仅是军事上的问题,更是整个大明的问题。

李成梁的目光放在了山蒿先身上,他对于明廷的文臣不信任,山蒿先是唯一能让他信任的谋士。

山蒿先苦笑一声说道:“河南救不了了。”

众人都沉默,山蒿先说道:

“睢阳是河南通往淮北的唯一关隘,睢阳一下,河南根本就是无险可守。”

“那为之奈何?”

山蒿先说道:“毕其功于一役,打徐州!”

抱歉抱歉,发晚了,定时定错了

低道德优势

山蒿先也很苦涩。

所有人都知道打仗要稳扎稳打,但是那是对于优势一方来说。

秦并六国,自然可以稳扎稳打,但是六国如果稳扎稳打,那就是眼看着被吞并的下场了。

山蒿先说道:

“大将军,睢阳丢了,河南眼看着就要丢了,等丢了河南,大将军要如何?”

“河南一丢,关中也陷入到两面重围之中,大将军现在不出手,是要等到陕西也丢了再出手?”

“又或者是山西也丢了再出手?”

山蒿先悲观的说道:“若是这么下去,我们大明想要决战都没有机会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大家何尝不知道山蒿先说的是对的。

现在的情况是,东南那边始终没有大规模扩军,将军队维持在一个少但是精的状态。

所以每一次东南打仗的时候,都是吞下一省之后就会休养一阵子。

这样的好处是每次占下的地盘都能好好的消化,维持这样的军队对于东南的负担也不重,还可以开始其他基础建设。

所以东南打仗是越打越富,李成梁这边听说东南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整修水利工程,胡宗宪带着潘季驯,从淮北修到了湖广,如今又准备入川修建水利工程了。

反观明廷这边,经济比张居正执政的时期还要萎缩了一些,如果真的和山蒿先所说的那样,等到河南和陕西也丢了,那就真的没有一战之力了。

李成梁明白这个道理,所有人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却没有人站出来支持山蒿先的说法。

原因也很简单,河南并不是李成梁的嫡系地盘,说服山东的明廷新军离开山东,为了解除河南的围,这样的说法无法动员山东的军队。

山蒿先看着诸人,心中也清楚是为什么,只能重新坐了回去。

接下来众人提了一些保守的方案,比如加固山西和山东的防御,防止敌人从河南突入京畿地区,将九边的明军调入河南边缘防御。

等到众人散去,山蒿先这才单独求见李成梁。

见到李成梁后,山蒿先说道:

“主公,还记得属下在山东曾经说过的,东南为什么军事强盛,明廷为什么军事衰颓?”

李成梁已经非常疲惫了,但是面对这个亲信谋士,他打起精神说道:

“当年先生说是因为明廷政出多门,东南唯苏泽军令是从,所以入京之后,我就按照先生的谋划,解散了都察院和六科,遣散了国子监。”

山蒿先摇头说道:“大将军,政治上当然要集中全力,但是军事上也要如此啊。”

“大将军,如今各镇统领都将军队视作自己的地位保证的私人财产,谁也不肯拿着自己的军队出去拼命,都想要消耗别人的军队爬上更高的位置。”

“如此一来,军队还怎么保障战斗力,谁还会为朝廷拼命呢?”

李成梁的脸色有些难看,当年他在山东的时候不就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