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3节(1 / 2)

加入书签

这时候,一个人站起来,他斩钉截铁的说道:

“大将军!山东不可能是东南新军的主攻方向!”

站起来的人正是山蒿先,也就是李成梁的头号幕僚。

上一次驱逐国子监的监生之后,山蒿先被李成梁委任成为京师军事学院的第一任总办,负责将国子监改造成军官学校。

山蒿先的动作也很快,他迅速将校舍改造了一番,又搜集了市面上的兵书,将愿意留在国子监的监生和各地识字的军官集合在一起,迅速将新的军校办起来了。

对于山蒿先的工作能力,李成梁也是非常欣赏,于是让他在兵部做事。

山蒿先早就已经知道了这些军情,他对李成梁说道:

“大将军在山东经营多年,阵线完备,东南也不是不知道。”

“想要攻占山东,东南至少要出动三个旅的兵力,还要不计伤亡的才能拿下来。”

“以东南那位的性格,他是断然不可能这么用兵的!”

“但是东南最先攻击的就是山东,这说明东南想要我们将兵力拖在山东,这是疑兵之计!”

“北方也不需要担心,朝鲜的战斗力有限,之前李洵将军在朝鲜的战事不利,一是朝鲜国主不得人心,二是叛贼李舜臣有地利优势,如果在辽东作战,那朝鲜军民本身也没有作战动力,也没有地利优势,更没有百姓支持,所以这也是配合演戏的佯攻!”

“只有陕西和河南,可能是东南真正的进攻目标!”

“大将军,应该立刻增员河南或者陕西!”

但是山蒿先这么一说,李成梁的亲信,被他带来北方的新军嫡系就不乐意了。

他们纷纷说道:

“大将军,山东是我们的根基,是您的嫡系啊!如果嫡系都不救,那岂不是寒了自家人的心?”

“东南新军来势汹汹,早就对山东虎视眈眈,而且河南和陕西对于大将军明面上臣服,实际上心怀异心,要是去增员他们,被他们壮大了,那大将军要如何在朝廷中立足?”

李成梁听到这里,也迟疑了起来。

虽然他内心判断,苏泽不太可能进攻山东,但是万一呢?

而且陈以勤郭朴这些地方实力派,对于他执政本来就不服气,支援他们养肥了他们怎么办?

又在六国下矣

李成梁并非是蠢人,他在山东能和东南对峙多年,能力自然也是有的。

以他的经验来看,确实和山蒿先所说的那样,东南死磕山东的可能性不大。

可是不大是不大,依然是有这个可能性的。

万一是真的呢?

万一苏泽的进攻目标真的是山东怎么办?

罢免言官,取消国子监,李成梁在京师的一系列行为,可以说是将大明的读书人都得罪死了。

李成梁很清楚,之所以自己还能继续执政,主要靠的就是自己手里的新军。

也是靠着这支新军,所以李成梁才能把控住明廷局势。

李成梁很清楚,什么是自己的根基。

而新军也和旧时代的军队不同,旧时代的军队主要靠的是士兵,很多古代名将把自己的亲信部曲打光了就一蹶不振,所以古典主义时代最看重的是下属的荣誉和忠诚。

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战争比拼的不再是士兵的勇猛。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五城,如果我们不能团结起来对付东南,那就会被蚕食殆尽了!」

而山东是李成梁的老巢,大量的兵工坊都在山东,一旦山东丢了,就算是还握着新军,那战斗力也会衰落不少。

所以李成梁自己也很清楚,无论是谁都无法承受再丢失河南和陕西的损失了。

山蒿先很清楚,交给军情处去打探消息,怕是等到东南新军打过来了,他们的情报也还没送过来呢。

他捂着脑袋说道:「当务之急,还是先弄清楚东南的主攻方向,让军情处继续搜集情报,等搞清楚了再议。」

那时候自己只需要遵守上面的命令就行了,根本不需要思考这么多复杂的问题。

其实不仅仅是酒楼,整个京师街头都是紧锁的店铺,很多店都已经关门了。

到底要不要支援河南,要用多大的力度去支援河南?

佟安是亲眼看着明廷一步步走到这一步的,他留在国子监的原因,就是想要看到最后的结局。

山蒿先对未来感觉到了悲观。

山蒿先发出振臂一呼,也让李成梁再次动摇了。

但是山蒿先继续说道:

「大将军!我大明的局势,就如同六国之于秦。」

李成梁实在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国子监变成了军校,曾经畅谈国事的学子都不见了,这些依靠学子们的酒楼哪里还有存活的空间?

佟安回想起这里曾经的辉煌,不由的叹息了一声。

这份民意,也是依然有很多文官继续在李成梁麾下效力的原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