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8节(2 / 3)

加入书签

的城墙正门大开,那九层宫阙中的听政太后带领小皇帝,亲自站在郊外迎接自己。

那些曾高居在庙堂之中,捏死自己如同捏死蚂蚁一样的。

可如今这些文臣,都恭敬的站在路边上,惶恐的迎接自己,以及自己身后的大军。

在这一刻,青年时期京师的记忆轰然倒塌,他看向这座城市的时候再也没有任何的光环了。

京师也不过是一座普通城市,所谓的庙堂,也不过是一群鼠辈罢了。

当这种光环褪去之后,李成梁看向一切都不同了。

他骑着马,一直来到了皇太后面前。

大臣们都屏住呼吸。

如果是以前,肯定会有御史站出来,弹劾李成梁御前失仪。

但是现在,看着李成梁身后的军队,这些在弹劾李春芳下台的时候战斗力强大的言官们,纷纷闭上了嘴巴。

李春芳是文官,他手里最多就是顺天府的衙役,如今东厂都已经解散了,他拿这些自己这些言官是没把那法的。

但是李成梁不同,他是带兵进京的,他身后的是整个大明最早建立的新军,是明廷投入最多,装备最好的新式军队。

而且他这一条路上从山东杀到京师,沿途京师各卫竟然都没有发出警报,等到李成梁的军队到了京师前的时候,这才得到了消息。

这说明了从山东到京师这条路上的军队,都已经投靠了李成梁,这自然也包括京师附近的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没有言官愿意站出来,斥责李成梁无礼了。

明廷的言官曾经战斗力很强,在徐阶还是内阁次辅的时候,这些清流就是对抗首辅严嵩的主要势力。

但是在那个时候,是嘉靖需要制衡严嵩,所以才对言官放任。

等到了后面,徐阶上台后,是言官战斗力最强的时候。

可等到高拱执政,清理言官队伍之后,又经过了张居正和李春芳的清洗,如今都察院和六科中,剩下的都是纯粹的投机者。

好在让明廷官员长舒一口气的,是李成梁还没有跋扈到践踏皇权,他在距离李太后和小皇帝几米的地方还是停下了马,他走下马还是对李太后行了一个抱拳的军礼:

“甲胄在身,太后万安!陛下万岁!”

随着这句话,众大臣都长舒了一口气。

李太后气的全身发抖,这样已经是对皇权的极大不尊重了,这就是自己父兄勾结的人吗?

看了一眼躲在迎接朝臣队伍中的清远伯母子,李太后还是做出了一副平和的样子说道:

“东南贼肆掠,国事艰难,日后就要仰仗将军了。”

李成梁也不客气,不来什么三辞三让,而是直接说道:

“臣定不负太后重托,定当整顿朝纲,让我大明再次辉煌!”

李成梁一开口,身后的甲士们也纷纷挥舞武器应和,这下子朝臣们也纷纷跪下。

所有人都知道,从此大明又要进入一个新时代了。

李成梁入城之后,并没有前往中书省,而是直接在兵部住下。

他的两镇新军分别接管了皇宫防务和京师防务,然后李成梁就宣布朝廷册封他为大将军,京师进行军事管制。

兵部改成了大将军府,李成梁麾下的军官以大将军府的命令,开始接管京师的各大兵工坊。

紧接着,李成梁开始派人前往京师各大衙门。

一个圆脸的中年读书人,手持李成梁的信物,他身后跟着一队火枪兵,迅速来到了国子监。

“吾乃大将军府参赞山蒿先!速速的打开国子监大门!”

国子监的博士们小心翼翼的打开大门,不少监生都激动的走到门口,山蒿先不断在《山东新报》上发表激进言论,得到很多国子监监生的追捧,还有人称呼他为山圣。

但是山蒿先不是来安抚监生们的,他从袖子里掏出一份手书说道:

“大将军令,今天开始解散国子监!”

“什么?”

众多监生不敢置信的看着山蒿先,只听到山蒿先说道:

“国子监改为新军武备学堂,如果愿意从军的,可以继续留在这里学习,如果不愿意从军的,速速离开!”

这些监生都疯了,本以为自己带头赶走李春芳,要得到李成梁的赏识重用,没想到上来就要解散国子监?

人群中,邹元标和赵南星对视了一眼。

李成梁的手段

赵南星和邹元标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睛看到了犹豫。

自己好不容易来到国子监,眼看着混出了名声,就能参加科举成为官员了,可现在李成梁竟然一下子就要解散国子监!

将国子监改为军校,两人都是书香门第,是看不起武将的。

但是山蒿先的态度非常强硬,士兵已经鸣枪示警了,如果现在不做选择,恐怕这些如狼似虎的军汉真的会将监生们赶出国子监。

邹元标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