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4节(2 / 3)

加入书签

天抛洒在双方阵地上的火炮,已经成了一份让整个四川都有些承受不起的账单了。

相比之下,士兵的粮草反而成了小头。

这就是现代战争,比拼的不再是单个士兵的勇猛,比拼的是谁的炮弹更多,谁的防御工事更坚固。

更是比的谁的后勤体系更加通畅,谁能够在切断对方后勤的基础上保障自己的后勤补给。

江东臣也曾经派人联络陕西总督郭朴,希望他能够从关中出兵,切断林德阳的后勤。

但是郭朴却记恨当年他守卫汉中的时候,江东臣不肯出兵帮助的事情,对江东臣冒死派出去的使者非常冷淡,拒绝了联合出兵的请求。

江东臣更是大怒,不断向朝廷上书,弹劾郭朴养寇自重贻误战机,再次将他在汉中的失败翻出来,说他是耽误国家的国贼。

中书丞相李春芳只能出来打圆场,但是他也没办法调动郭朴的陕军,只能下了几道朝廷的诏令,象征性的敦促郭朴出兵,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办法。

江东臣的不祥预感挥之不去,他处理完公务之后,走出书房开始在庭院中踱步。

到底是哪里有问题?

剑阁的军饷已经送过去了,补给也还算是充足。

从长江逆流入蜀?不可能啊,三峡天险,四川的陆军虽然不行,但是水师战船还是很厉害的,在白帝城又驻扎了重兵,下游武昌的东南新军也没有从水路进军的动员。

还是南蛮?

江东臣在丢了汉中之后,果断和贵州、云南商议联合互保,南蛮应该闹不出什么风波来。

那到底是哪里有问题呢?

江东臣还是不知道这直觉中的危机感从而而来。

江东臣是心学门徒,他认为所谓的直觉,就是在人在经验之中形成的一种非理性的判断,是依靠经验而自动做出的分析,并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而是在经历了很多事情后的经验本能。

江东臣的直觉论,让他非常重视自己的直觉,所以在来回盘算,到底自己哪里漏算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军卒慌张的冲进了他的府邸。

“报!报!”

看到这个士卒背上的鸡毛旗帜数量,江东臣的脸色变了。

按照江东臣改革的制度,以传令士兵背后的鸡毛旗帜数量,来决定军情的紧急程度。

背后插三支鸡毛旗帜,就是最紧急的军情。

这些士卒身上又脏又臭,一看就是马不停蹄赶来阆中的。

“巡抚大人!江由关丢了!”

江东臣如同被雷击一样,全身颤抖了一下,他连忙说道:

“不是已经勘察过了吗?阴平山没有能容纳大军通过的道路,东南军队是怎么夺取江由的?”

士卒立刻说道:“东南大军炮轰江由一日,把江由城的一面城墙完全轰塌了!”

江东臣的身体摇晃了一下,如果是敌人用计夺取江由,还可以说是敌人的狡猾,己方的防守不力。

但是如果是敌人不计炮火,用火力轰平了江由,那就说明东南新军已经找到了通道,建立了稳定的物资通道,可以源源不断的将火炮和炮弹运送到蜀中。

那对于蜀中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江东臣立刻向信使问道:

“绵阳呢?成都呢!”

就在江东臣询问使者消息的时候,熊况已经带兵包围了绵阳。

绵阳,是成都之前的最后屏障,攻破了绵阳之后,就是一望无际的川中的天府平原了。

只要攻克了绵阳,那成都就无险可守。

虽然熊况只有五千人,一时半刻没办法攻破成都,但是这些人马足以截断成都和剑门关前线的补给道路。

而且四川明军基本上都是从成都招募的,他们的军官骨架也是成都卫。

如果成都附近出现东南的军队,那守卫剑门关的明军士气就会崩溃。

而熊况也知道,自己是一支孤军,虽然通过钢筋索道,可以将物资从阴平山上将物资运输到蜀中。

但是他们人数不多,一旦兵线拉长了,那熊况就必须要派遣更多的士兵去看护补给路线,那又要继续分兵。

所以熊况很清楚,自己是一支奇兵,也仅仅是一支奇兵。

在发现绵阳的守卫森严,自己没有立刻攻破城池的机会后,熊况果断下令,全军携带十五天的粮草和持续作战三天的弹药,绕过绵阳南下攻打成都!

熊况这也是破釜沉舟了,他这支孤军放弃了维持后勤补给通道,直接选择攻击成都,就是为了给明军制造心理压力。

熊况沿途制造各种消息,又是说自己带兵五万从阴平道杀入蜀中,又是自己攻破了绵阳。

又不断分开派遣士兵,截断成都向剑阁前线运送的物资,袭击成都城外的各种工坊。

一时之间,在阆中的江东臣接到了从成都发来的各种消息。

有说贼军主力就在成都附近的,请求江东臣立刻将剑阁的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