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7节(1 / 3)

加入书签

“长期在这些地方任职还得不到升官,这说明他们都是没背景的。”

顾宪成又注重圈了几个名字说道:“特别是这几个人,他们每次都在最复杂的地区任职,但是每一次的任期都没有做完,然后就被调任到其他地方。”

迟弘漠一直从事外交工作,对于人事工作并不了解,他疑惑的问道:“这是为什么?”

“给摘桃子的人让位呗。”

顾宪成冷笑说道:“这几个人都是有能力的,却长期在基层盘旋。治理一县,如果不是背景深厚的,有上级资源的帮助,要有政绩都是靠的水磨的功夫。”

“施政就是种地,平日里要好好打理,种下去的种子也不是一天发芽,治理一地有起色,至少也要两三年的光景。”

“这些人就是给那些权门子弟去开荒刷政绩的,在地方上耕耘数年,眼看要有政绩了,就被调任到其他地方,然后将权门子弟调任过去,很快就能摘果子,这已经是我们中原玩剩下来的东西了。”

顾宪成圈出几个名字,迟弘漠一看,果然都是接任了那几个苦哈哈的寒门官员,然后迅速积累官声而升迁的权门子弟。

迟弘漠大为震惊,自己这个同年只是看了履历,就能看出这么多的东西。

这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顾宪成又说道:“这些人蹉跎于安南官场,对于安南权贵自然是有憎恶的。这其中也有洁身自好的,想要为安南未来做点事情的人。”

“让他们担任安南特别都察院的御史,肯定能够满足大都督的要求。”

“不过我还是要当面见见这些人。”

迟弘漠点头说道:“我这就安排,大都督府的命令,安南特别都察院的人选都是我们东南定,沈大人也说了,只要顾兄看中的人,立刻就可以上任。”

顾宪成眼睛露出寒芒说道:“人员不是问题,关键是要亮出第一剑,让安南看到特别都察院的威力来。”

大都督已经决定就是你了

在吵吵闹闹中,安南各方终于瓜分完毕整个安南大都督府的位置。

东南这边唯恐天下不乱的,沈一贯将逃亡缅甸的北莫朝都请回了中郡城,整个安南上层各方势力乱成了一锅粥。

北莫,后黎郑家,阮家,以及很多个安南大家族乱战了一番,其中又有合纵连横和利益交换。

最后的结果是,后黎权臣郑检的威望最高,实力最强,担任安南第一任总督。

总督虽然被郑家得到了,但是剩余的职位他们必须要拿出来给其他家族瓜分。

阮潢担任首席财臣官,负责安南的经济事务。

莫氏则拿到了首席治安官的职位,负责整个安南的警察和治安。

各大家族都获得了一部分的职位,沈一贯看到混乱不堪的安南总督府,心中十分满意,当即就向东南上呈了第一届安南总督府的人员名单。

与此同时,顾宪成这边果然搜罗到了一批有能力又因为门第不够显赫,而郁郁不得志的地方官员。

这其中一名叫做崔河的官员,其能力最突出,经历也是最离谱。

崔河,出身于安南的升龙郡,他父母双亡,靠着给书塾干活免费旁听读书习字,后来被举荐成为官员。

崔河的能力很强,他曾经在升龙府的各县都历任过,但是每一次都是在要出政绩的时候就被调离岗位,被世家大族的人接手,给别人的升迁刷政绩。

而崔河每一次去的县,都是别人留下的烂摊子。

就算是这样,崔河也是兢兢业业,他想要给百姓做点事情。

可就是这样的崔河,也因为不给上官行贿,而遭到了上级官员的针对,甚至麾下的吏员不满于崔河的廉洁,还联合起来构陷他受贿。

就在崔河要被治罪的时候,安南就动乱了。

崔河被百姓从牢房中救出来,带领百姓守卫县城自保。

顾宪成对于崔河很感兴趣,他和崔河详细谈过了之后,立刻向沈一贯推荐,由崔河担任特别都察院的御史中丞。

特别都察院总共有御史中丞一人,都察御史二十人,虽然设置御史中丞,但是每一个御史都有独立办案的权利,每人都配备一个十人的吏员团队辅佐。

特别都察院可以自由调查包括安南总督在内的所有安南官员,也可以查阅安南一切的资料档案和文件,案件直接和南京都察院联络。

特别都察院还配有一支人数百人的特别行动队,这个行动队都是东南精锐的士兵。

只要是证实的案件,特别都察院可以随时随地的抓人,而且经过特别都察院立案的案件,最后都要进行公开审理。

安南各方势力对于这个特别都察院并不是非常重视,不就是一个言官部门吗?

相比之下,安南总督府的职位,以及地方上有权的实缺,才是这些大家族们争夺的目标。

崔河的任命得到了南京方面的批准,特别都察院的人员到位之后,崔河迫不及待的开始了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