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6节(2 / 3)

加入书签

徐渭又问道:“那大都督以为,这一次张居正下台后,谁会成为大明执政?李春芳?”

从情报站传来的情报,李春芳是这一次言官联合弹劾张居正的幕后黑手,如今大明的中书省中,除了张居正之外,就只有基本上不管事的李春芳在中书省。

李春芳自从张居正执政后,一直都很安分,不过东南的情报机构,都知道李春芳的小动作不断,一直试图代替张居正,成为大明的执政。

苏泽轻笑一声说道:“高拱张居正,还能算是我们东南的对手,他李春芳是什么?他也配?”

“张居正都稳定不了的局势,李春芳能稳住吗?怎么可能?”

“如果张居正真的就此下台,那下一个能执掌明廷的就是李成梁了。”

徐渭一惊。

内阁对于明廷局势的预测,能取代张居正执政的,按照内阁资历来说,就只有李春芳和河南巡抚陈以勤了。

李成梁这个选项,是东南内阁从没有考虑过的。

苏泽却冷笑说道:“明廷都到了这个时候,也到了礼崩乐坏的时刻了。”

“无论是谁上台,等到明廷动荡,我们东南也可以动一动了。”

张居正罢相

京师,中书丞相张居正的宅邸中。

张敬修正在后院忙碌着,一股药香飘荡出来后,张敬修立刻将药罐子中的汤药倒出来,一边吹凉汤药一边向主卧走去。

是的,这一次张居正是真的病了,不是装病。

自从张父回来之后,张居正就受到了御史们的疯狂弹劾。

除了这件事之外,王恭厂大爆炸也陷入到了疯狂的扯皮中。

主管王恭厂的是兵部和工部,两面都在扯皮,互相推卸责任。

再加上一个顺天府尹,三方争论不休,而因为王恭厂的爆炸,救灾工作也开展的很不顺利。

王恭厂在京师城墙内,这场爆炸将京师城墙都炸出了一个缺口,对附近民居的影响更是可想而知。

爆炸影响到了皇宫中,还砸死了两个在三大殿烂尾工程边上值守的太监。

最倒霉的是当时正好有一名御史,在城西进行巡查,这个在这次爆炸中身亡,又让言官也加入到了乱战中。

除了骂战之外,京师还要救灾,除了直接在爆炸中丧生的王恭厂工人,附近捣毁的民居无数,就算是官府不出钱重修,也需要救济这些灾民。

就在张居正组织救灾的时候,消停了一会儿的清远伯李家父子,又一次跳了出来。

李家父子带着一批粮食和药材去了王恭厂附近,但是他们不是赈灾的,而是用这些粮食和药材换取那些房屋倒塌百姓的地契的。

见到李家父子的行动,京师很多权贵也恍然大悟,都如同秃鹫一样加入到了这场争夺中。

李家父子下手最快,不仅仅购买了大量的民居,还将那些无主的房屋迅速占为己有。

京师没有一刻为了这场大爆炸而流泪,权贵们加入到了争夺残渣的盛宴之中。

而张居正赫然发现,自己已经无力控制这样的局面了。

救灾需要顺天府的人手,而顺天府的人都忙着去买房子了。

户部和工部还在扯皮,根本没办法组织有效的救灾。

最后组织起来救援的,竟然是当年组织王恭厂罢工的工会成员们。

佟安带领着被辞退,因此而逃过一劫的王恭厂工友们,冲进火灾中救下了一些工人和附近居民。

在发现朝廷根本没有救灾的打算后,佟安又带领工友们筹措粮食,开始在王恭厂附近救灾。

而后还有更多的官办工坊的工会们加入了进来,这些雇工们很快发现了这么一个惨痛的现实,明廷官府根本不会管他们的死活,想要活下去只有和王恭厂工人们那样联合起来。

越来越多的工会组织建立起来,但是张居正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了。

他是真的病倒了。

从接手了明廷这个烂摊子之后,张居正就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

他曾经雄心壮志的改革目标,很多都在地方上碰了壁。

无论是推行新政,还是一条鞭法,张居正所有变法的核心就是考成法。

通过更加严格的考成,建立一个官员淘汰的机制,将那些占据了高位却无能的官员从官场赶走,提拔那些能做事的官员。

可偏偏就是这么一条考成法,在张居正集团内部都反对声浪很大。

这原因自然也很简单,现在考成法是张居正的一把刀,谁知道这把刀会不会挥舞到自己的头上呢?

原本考上科举当官,就等于是得到了铁饭碗。

一个官员,无论是昏聩还是贪婪,只要不太过分,都能在任期上混下去。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