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5节(2 / 3)

加入书签

后院中,似乎和客人一起射箭。

徐渭莫名的有些欣慰,大都督终于做了一些和大都督身份相符合的事情了!

比起之前的烧玻璃,研制蒸汽机,射箭也算是武将和文官常有的娱乐方式。

但是听到了苏泽的欢声笑语,徐渭又疑惑起来,大都督又是和哪位故人在交谈?

内阁诸人都在办公啊?

吕钢也在勘探铁路,大都督还有什么故人回来了吗?

徐渭得到通传,进入后院,看清楚了客人的面貌,徐渭觉得有些熟悉,却又记不起来这个人是谁。

“文长啊,这位是张琏张公,是大都督府特别参赞。”

徐渭的记忆力很好,他总算是想起来这是谁了。

张琏,当年福建起义军飞龙军的首领。

在苏泽刚起兵的时候,张琏就在福建广州之间闹出了很大的声势,当年戚继光就是为了平定张琏的飞龙军,才和苏泽合作的。

后来飞龙军被苏泽平定,张琏等一众飞龙军的高层,也都被抓了。

不过飞龙军是活不下去的农民的起义兵,被苏泽剿灭的时候,他们也还没有腐化堕落,张琏作为义军首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罪行。

苏泽给张琏一个大都督府军事参赞的职位,负责整编飞龙军旧部。

其实如今飞龙军中的一部分人都已经加入了东南的军方,在海军部中也有不少张琏手下的水师将领。

只不过苏泽一向反感在军中搞山头主义,所以并没有飞龙旧部的说法,如今都是东南新军。

苏泽对徐渭说道:“我劝说张公出任马尼拉总督,文长意下如何?”

徐渭惊讶了一下,他看向张琏,却突然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首先马尼拉的华人基本上都是福建和广东人,张琏在这两个省的威望很大,而且语言习俗都是能互相理解的。

其次,如今在南洋的海盗团体中,也有一部分是张琏的飞龙军旧部。

当年张琏势大的时候,收拢过一些海边渔民,也搞过水师,他还组织过水师封锁潮州。

后来飞龙军战败,一些人也就南下逃到了南洋,而其中一些人成为海盗。

张琏又有这么一层的关系,那他在马尼拉的工作就更容易开展一些。

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张琏作为归顺的飞龙军头领,会不会有割据的想法。

不过徐渭很快就摇头了,飞龙军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张琏影响力早就没了。

而且张琏想要造反,跟着张琏去马尼拉的文官和武将也不会想着跟着他造反的。

徐渭立刻说道:“大都督英明,张参赞是不二的总督人选!”

苏泽的预测

之所以选择张琏,是在飞龙军归顺后,张琏一直都很老实,积极协助东南新军整编。

虽然飞龙军是农民起义军,但是军中也有一些不错的军官和将领。

而且在苏泽灭张琏的时候,飞龙军还没有和历史上其他起义军那样开始堕落,无论是军纪和信念,都是保存的比较好的。

之后在苏泽的新学宣传下,一部分军官很快就接受了东南的新思想,变成了新军的骨干。

如今在东南新军内部,飞龙军出身的军官也不少。

张琏本人也没有什么恶迹,苏泽对他一直也都是以礼相待的。

在苏泽穿越的历史时间线上,在飞龙军起义失败后,就有传说张琏逃亡三佛齐称帝,在海上建立政权的传说。

当然这些地方也没有什么史书,到底是不是张琏跑到南洋,还是别人假借张琏的名义称王,已经无从考证了。

三佛齐,就是如今的苏门答腊,包含了旧港、柔佛、马六甲等地。

苏泽选择张琏,一是看中他自己也是福建人,能协调马尼拉福广侨民的关系。

二是张琏的名声,有一部分在南洋的海盗,就是张琏的旧部,张琏可以招降他们为己用。

三是张琏确实是个有能力的,张琏在起兵前也不是纯粹的农民,他曾经是县衙的库吏,是负责看守粮库的肥差。

张琏起义也是因为看到民不聊生,官员为非作歹,这才揭竿而起的。

在担任大都督府参赞的时候,苏泽也看到了他的能力,所以才起了让他去南洋,担任马尼拉总督的心思。

张琏对于苏泽和徐渭所讨论的对自己的任命,也表现出十分的惊讶。

他在起兵前是县吏,也是读书识字的,后来被东南击败后,也潜心学习了一番苏泽的《三经新义》,深入学习了新学思想。

所以张琏也不是土老粗,反而是个非常聪明好学的人。

他很清楚,在历史上他这样的人,特别是这种整个势力被兼并后的前势力头目,往往很难善终。

能和刘禅那样,做个安乐公都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所以张琏在担任大都督府参赞的时候,一直都不见飞龙军的旧部,一直非常的低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