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5节(2 / 2)

加入书签

况下,国子监的监生领的工资也打了折扣。

这也让原本就不富裕的佟安,更加的拮据。

不过虽然拮据,佟安也不是活不下去。

当年和他一起公车上书的那些同学,不少已经在明廷中得到了重用,他们也有人接济了佟安。

邹元标和赵南星这些国子监的新秀,也对佟安非常的拉拢,经常拉着他参加各种聚会。

比起祥子,佟安的生活要好的多了。

看到祥子穿着的单衣,佟安说道:“祥子,马上有活儿吗?”

祥子皱着眉头说道:“佟先生有什么吩咐?今年开春以来,活儿是越来越难接了,昨天俺上午就接了一趟活儿。”

绿包车的生意越发的难做,佟安当然知道这和祥子的努力没什么关系。

祥子每天起早贪黑,但是如今的环境不行了。

和绿包车相对的,一种新式的马车开始出现在京师街头。

根据那些在东南待过的商人说,京师的马车设有什么“减震”的部件,据说那是东南那边的禁运物资,所以坐起来比南方的马车颠簸很多。

但即使是这样,马车依然是比绿包车更好的出行工具。

马车封闭的车厢可以挡住外面路人的视线,最高级的马车甚至可以在车厢内烧炭取暖。

马车的座椅是皮毛的,比绿包车要舒服的多。

这种马车出现后,京师的达官贵人出行都开始流行乘坐马车。

与此相对的,原本还能乘坐绿包车出行的人,在物价飞涨后也舍不得花钱了,祥子的生意自然是越来越差。

佟安说道:“我去南城是参加一位先生的讲学,祥子你若是没事,可以一起旁听一下。”

“讲学?”

祥子吓了一跳,他不过是一个车夫,讲学不是读书人的事情吗?

佟安说道:“这位颜先生的讲学都是用白话,就是讲给普通百姓听的。”

“颜先生之前在山东组织过山东漕运的罢运,给山东漕工们争取了待遇。”

“所以我也想让你一起去听听。”

祥子立刻说道:“佟先生,是山东的那位颜钧颜先生吗?”

佟安点点头。

祥子是山东逃难到京师的,他从一些老乡口中,听说过这位颜钧颜先生的大名。

听说这位老先生是王泰州的弟子,曾经在南直隶听过王艮讲学。

东南那位大都督,他的学术也有一部分师从泰州学派。

而明廷这边,张居正所编写的学术,在抄苏泽学术理论的时候,最后发现自己能用的那部分,也基本上就是泰州学派的那部分。

所以如今泰州王学在整个中原思想界位置非常微妙。

无论南北,都抄了一部分泰州王学的学术理论,但是无论是苏泽还是张居正,都不认为自己是泰州王学的传人。

泰州王学真正的传人颜钧,在整个学术界的位置就更微妙了。

颜钧不著书立作,最热衷于给普通百姓讲学。

他在盐城的时候给盐丁讲学,组织了盐城的盐丁运动。

后来在东南占领了南直隶后,颜钧又背上山东,给山东的漕工讲学,组织了山东漕工的罢运。

漕工罢运之后,明廷为了山东前线的安定,给山东漕工增加了待遇。

从山东逃难到京师的老乡,都说这位颜钧颜先生是位圣贤。

颜先生来京师了?而且要讲学?

祥子立刻说道:“俺没事,俺要去听颜先生讲学!”

南城靠近城门的地方,是京师最鱼龙混杂的区域。

这里是京师运河的,码头就在附近。

京师各家的商号都在这里设立仓库,南来北往的商人都会在这里暂住。

京师一些帮派的据点就在这里,同时这里还有大片的贫民区,可以说是鱼龙混杂。

到了南城这边,泥泞狭窄的道路就没办法拉车了。

祥子找到了一名同行寄存了自己的绿包车,然后随着佟安一起步行进入南城的市场区。

佟安看着脏乱的街道,围着空气中弥漫的刺鼻气味,他也很佩服这位颜先生。

通说颜钧在山东和漕工讲学的时候,和漕工们同吃同住同睡,甚至和漕工一起干活。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