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1节(2 / 3)

加入书签

为了山地作战,戚继光还给士兵配备了新的装备。

每一个步兵除了火枪之外,还会装备手榴弹和燃烧瓶,并且装备一把能够砍断荆棘藤蔓的轻质开山刀,就连军服也从在丛林里醒目的蓝色,改成了更接近草木的绿色。

俞大猷戚继光这样神将,苏泽也是运气好才“搜集”了两位。

但是参谋制度是可以广泛复制和推广的,而且参谋处也是一个锻炼年轻军事人才的好地方。

宋潜认真做了汇报,他越是讲解越是冷静下来,开始将自己总结的经验全部说了出来。

接着苏泽又宣布开始答疑,宋潜一个个的回答下面将领提出的各种问题,虽然有些回答并不令人满意,但是这份沉稳已经让所有人都对他连连点头了。

李言恭本来也要参加这次培训的,但是他妻子丹芸在年后就要生了,所以他的上司强行让他回去陪产,不让他参加这次培训。

李言恭因为没能参加培训,而在府上捉耳挠腮,气的丹芸将他从家里赶了出去。

李言恭在街上闲逛,很快就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李兄!”

李言恭回头一看,牵着马的年轻人竟然是一个熟悉的身影,他连忙走上前去拉着对方说道:

“高兄!你怎么回来了?”

这个年轻人正是驻扎在大沽棱堡的高务观,从上一次大沽热气球实验之后,两人就分别了很长时间,虽然还有书信联系,但是久别重逢依然让李言恭非常惊喜。

“走走走!回我府上!”

李言恭拉着高务观就返回了李府。

丹芸虽然泼辣,但是在外人面前还是很给李言恭面子的,听说了李言恭的好友上门,丹芸挺着大肚子端茶送水,反而让李言恭觉得自己有些愧疚起来。

看到好友夫妻“和睦”,高务观也叹息说道:“怪不得都说成家好呢。”

李言恭想到自己被赶出家门的时候,连忙说道:“大都督的新书里说过,这婚姻就像是围城,里面的人想要出去,外面的人想要进来,哪有甘蔗两头甜的说法。”

李言恭连忙问道:

“高兄怎么回来了?”

驻扎大沽棱堡是轮换的,无论是军官和士兵,每半年都会返回东南,调换一批新的过去。

但是高务观一直打申请要求留守大沽,所以前一次轮换他都没有返回南京。

现在还没到轮换的时候,高务观却从大沽返回,李言恭也忍不住好奇问道。

“是大都督给我特批了假期,让我回来的。”

高务观看向好友说道:“我想要去河南老家一趟。”

李言恭恍然大悟,高务观的父亲高拱罢相之后,就返回了河南新郑老家闭门写书。

但是河南如今在明廷的控制中,高务观要返回河南老家?

李言恭连忙说道:“安全吗?我听说河南那边局势也很紧张啊。”

河南巡抚陈以勤到任之后,一边兴办新务一边编练新军,在河南也搞出了很大的阵仗。

高务观要穿越对峙的区域进入河南,肯定是要冒很大危险的。

高务观低着头说道:“这次回来是母亲写信让我回来的额,她想要我劝说父亲来南京,不过我估计父亲不会同意的,但是为人子的总要劝上一劝。”

李言恭沉默了。

南京被东南占领的时候,高拱父母分别,高务观母子留在了南京效力于东南,高拱北上做了明廷的内阁辅臣。

现在高务观的母亲还在南京,让儿子回老家劝说丈夫来南京团聚,确实也是正常的。

但是高务观知道父亲的性格,高拱为人执拗,和隆庆皇帝又有师生之谊,是绝对不可能来南京的。

高务观摇了摇头说道:“父亲能从明廷的烂泥中脱身,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了,如今他在河南老家修书,也不会有人打扰他,我只是回去一趟,尽一尽为人子的孝道。”

“大都督给我批了假,还签发了通信证,另外大都督还让我带一封信给父亲。”

李言恭愣了一下问道:

“是大都督亲自写给你父亲的信?“

高务观点点头说道:“大都督还亲自见了我,他似乎对我父亲很熟悉,但是我没听过父亲说过和大都督有什么旧识,父亲倒是一直在和大都督作对。”

李言恭说道:“大都督雅量,可能是欣赏你父亲的才能吧。”

“也许吧,我这次来府上,是希望李兄能在过年的时候照应我母亲一下。”

李言恭立刻说道:“这是理所应当的!高兄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我立刻将伯母接到我家里来过年!”

高务观再次致谢,接着说起了这次陆军学校的学习班。

高务观说道:

“这一次我虽然没有参加培训,但是在大沽这段时间也有些心得。”

李言恭立刻说道:“正好!我也是,我们快交流交流。”

高务观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