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8节(1 / 3)

加入书签

“王先生,那车夫说的都是真的吗?”

王世贞疑惑的看着佟安道:

“他一个拉绿包车的车夫,为什么要撒谎?”

佟安沉默了。

王世贞拍了拍佟安的肩膀说道:

“你还年轻,多看看实际的情况再说,报纸上的内容不能都信,也不能都不信。”

佟安点头说道:“多谢先生教诲。”

贡院前广场原本就有很多的酒楼,如今更加的热闹。

今天又是腊八,身穿长袍的读书人络绎不绝,佟安是参加同学会的聚会的。

松鹤楼是贡院前的一座酒楼,佟安和王世贞分道扬镳,就走向了松鹤楼。

当年才到京师的时候,佟安来过一次松鹤楼。

那时候松鹤楼是距离贡院张贴皇榜的地方比较近的一家酒楼,往年开贡试的时候,考生们在张榜的时候都会登上松鹤楼,在这里等着张贴皇榜。

但是现在贡院前已经成了一个读书人平日里集会的地方,松鹤楼的生意一直很火爆。

同学会在这里聚会,还是提前了好几天才订到的位置。

松鹤楼这段日子生意火爆,老板还买下了隔壁的几间屋子,正在大兴土木扩建中。

佟安登上了松鹤楼,很快就听到了同学的呼喊:

“佟子元!”

佟安抬头一看,喊他的是同学会的骨干赵南星,他连忙快步走上楼去。

赵南星也是今年公车上述之后,大明朝廷再开乡试之后中的举人,不过和佟安这种考了好几次才中举的不同,赵南星今年才十六岁,第一次参加乡试就中了举人,虽说这一次乡试算是“扩招”,含金量不如以往,但赵南星在举人中也算是相当年轻了。

赵南星是北直隶人,中举之后立刻来了京师,加入了国子监,很快就因为关心朝政,加入了同学会。

等到佟安上楼,一名年轻人又带头站起来迎接佟安。

邹元标,江西人,比赵南星还小一岁。

邹元标出身于江西大族,在东南新军占领江西之前,举家搬迁到了京师。

邹家本来就是有族人在京师当官,就算是逃难也逃的相当的悠然,途中邹元标还绕道去了关中。

他也是在明廷扩招的时候考上的举人,和赵南星是同年,也同样关心时政加入了同学会。

学习会是在京师的年轻读书人组成的团体,在公车上书之后,大部分学习会的高层,都被明廷诏安,参加科举进入官场。

这些进入官场以后的学习会成员,纷纷退出学习会。

因为在大明,在野的读书人可以结社,但是在朝的读书人却不能结党。

即使是如今明廷上有所谓的“张党”,也只是私下的称呼,没有当官的明目张胆的结党。

在学习会高层退出之后,佟安这个放弃了贡试,没有参加这一届科举的学习会高层,自动成为学习会的领袖。

这也是佟安一个区区国子监的监生,能够得到相府公子张敬修的邀请,参加文会的原因。

今天也是学习会的聚会,不过出钱的是学习会的新晋成员邹元标。

松鹤楼内,和祥子讲述的完全是两个世界。

楼内的人都身穿锦衣,觥筹交错,身穿粗布衣服的佟安反而显得异类。

邹元标也穿着锦衣,他拉着佟安入席,对着店家说道:

“今日是腊八,将店里的好酒拿出来!”

店小二不敢做主,喊来掌柜的。

掌柜的立刻说道:“诸位公子,小店有上等的玉壶烧,诸位公子可要尝一尝?”

邹元标从江西逃难而来,见多识广,他立刻问道:

“可是如今杭州最流行的烧酒?”

掌柜的连连点头,邹元标立刻说道:“拿玉壶烧来!”

不一会儿,只见到店家拿着一只透明的玻璃酒瓶走过来,透明的玻璃瓶子中酒液摇晃,店家打开之后满楼都是酒香。

邹元标闻到酒味,立刻说道:“好酒!果然是正宗的玉壶烧!”

“可我以前喝过的玉壶烧,是用的瓷壶,怎么换了玻璃壶了?”

店家立刻说道:“这不是因为玉壶烧酒体通透,只有玻璃瓶才能看出酒的品质嘛,诸位公子,这玉壶烧必须要配通透无暇的玻璃杯饮,才能体现所谓玉壶之意。”

“速速将玻璃酒杯拿上来!”

不一会儿,店家小心翼翼的将一组玻璃酒杯拿上来。

接着店家将酒倒入玻璃酒杯中,看到通透无暇的玻璃酒杯和酒体,赵南星忍不住念了一句苏泽给玉壶烧命名的诗:“好一个‘一片冰心在玉壶’!果然好酒要配好杯!”

店家说道:“诸位公子,这玻璃杯可是上等的广州货,一只就要十两银子,诸位公子”

赵南星和邹元标年少轻狂,立刻说道:

“知道了知道了!不就是十两银子吗?难道我们付不起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