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2节(2 / 3)

加入书签

还有守孝六年的说法。

这种在汉代魏晋的时候经常会有,因为那时候的选官制度主要是举孝廉,孝廉就是考察一个人的德行。

而一些孝子为了能够上位,就开始卷守孝的时间,甚至有父母去世在坟头边上守孝十年的事情。

等到了科举取士之后,大部分官员都恨不得不要守孝,就再也没有人提守孝六年的事情了。

但毕竟儒家讲究的是孝道,王世贞提出守孝六年,行人司的官员也不好强行征辟他出仕。

在场的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王世贞抵达京师,举行的宴会和文会都从不饮酒,也从来不言笑,而且都穿着素色的麻布衣服,原来是还在给父亲守孝啊!

这下子众人更加称颂王世贞是孝子。

等到消息传到张居正的耳朵里,张居正未置可否,只是让行人司的官员退下。

这段日子王世贞开了好几次文会,张居正的儿子张敬修也心痒痒的想要参加。

看到父亲回来,他立刻问道:“父亲,王元美同意复起了吗?”

张居正冷笑说道:“他说要继续为父守孝三年,拒绝了朝廷的政令。”

“啊?”

张居正冷笑说道:“若是真的要守孝,待在苏州守孝不好吗?为什么要远赴京师来?”

张敬修立刻明白了父亲的意思说道:“父亲,难道这王元美已经投了东南?”

张居正点头说道:“苏汝霖最擅长用间,这王元美定然是他派来京师,离间我大明群臣的。”

张敬修看着父亲,担忧的问道:“父亲,您要如何处置王元美?”

张居正说道:“什么都不做。”

“啊?”

对于这个聪明的儿子,张居正是不吝啬教育的。

而且比起死读书,为政这些事情更是需要面传心授,所以张居正解释道:

“王世贞以守孝为名拒绝朝廷征辟,如果我因此将他下狱,再加上他父亲的遭遇,岂不是更显得我大明迫害人才?”

“在捕猎的时候,就算是最无害的鹿,在它最健壮的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现在是王世贞文名最盛的时候,是绝对不能动他的。”

“只有等到犯错,受伤的时候,才是出手的时机,你明白了吗?”

张敬修想到了当时高拱当权的时候,父亲蛰居在湖广的时候,点头说道:“儿子明白了。”

想到王世贞暂时没有危险,张敬修也松了一口气。

张居正看着儿子说道:“这段日子,你读完书可以去参加王世贞的文会。”

“啊?”

“能近距离的接触你的敌人,观察敌人寻找敌人的弱点,这也是为政者必须要学会的技能。”

“你去参加文会,回来告诉我王世贞的目的,告诉我他的弱点是什么。”

张敬修正色说道:“是,父亲!”

等到儿子离开,张居正脑海中浮现那日晚上,在灵济宫见到的苏泽。

那时候苏泽上京师是为了营救俞大猷,那时候苏泽为了营救俞大猷,一本《说岳全传》风靡全国,将俞大猷写成了岳飞。

这本书可以说是极大的削弱了刚刚当政的徐阶的政治威信,更是让东南诸省对朝廷离心。

那夜苏泽和高拱张居正争辩,将两人辩驳的哑口无言。

其后又在灵济宫讲学,京师万人空巷。

现在想起来,难道那时候苏泽就已经准备造反了?

可当时明廷没有惩罚苏泽,现在自己也没办法无端抓捕王世贞。

因为他们是当世文宗。

但是张居正的敌人实在是太多了,王世贞很快被他抛诸脑后,他要处理其他的敌人了。

看到这些奏章,张居正重新恢复了工作状态。

先是湖广的刘世延的私信,荆州知府徐学谟又在荆州出手,抓了张居正的几个远亲和家奴。

张居正揉了揉额头,在湖广的时候他就和徐学谟不和,这徐学谟也是一个头铁的,铁了心要和自己作对。

可是偏偏那时候景王叛乱,是徐学谟亲自带兵挡住了景王,在保全湖广上是大功一件。

而且徐学谟为官清正廉洁,家无余财,对待属下也很好,在湖广官声非常好。

若是无故的处置徐学谟,那会引起湖广官员的不满。

现在湖广是前线,又是明廷的粮仓,决不能出乱子。

等到张居正拜相以后,徐学谟就不再弹劾张居正,而是天天在荆州找张居正老家人的麻烦。

张居正想了想,还是决定将徐学谟这个麻烦从湖广调走,但是去哪里呢?

张居正又头疼起来。

先将这封私信放在一边,下面一封是大同贡市使弹劾清远伯李家的奏章。

内容是清远伯破坏贡市,向草原上违规走私铁器弓箭。

看到这份奏章张居正头更疼了。

如今张居正能够执政,除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