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3节(2 / 3)

加入书签

为敲诈勒索判处坐监一年,同时还要赔偿秦氏五百两银子。

讼师孙晖教唆怂恿常某勒索秦氏,坐监一年,同时吊销讼师的资格,禁止他再踏入判院。

接下来的《警世报》上刊登了这案子的最终结果,整个东南民情大振。

但是苏州知府何心隐却亲自前往南京,向苏泽请罪。

“何知府何罪之有?”

一身油污的苏泽还在擦拭机器,何心隐站在一旁帮忙递着扳手。

何心隐低着头说道:“属下曾经以为,只要有了完备的律法,就能万世无虞,可没想到苏州府的新律才制定这么长时间,就已经有这么多人靠着钻司法空子牟利了。”

何心隐有些迷茫的说道:“现在就如此,日后岂不是律法也要沦为害民的工具了?”

苏泽接过扳手说道:

“那起案子不是得到了好的结果了吗?”

“那起案子能圆满,是因为方镜是个有能力的讼师,如果方镜站在工坊主那边呢?”

“这些讼师都是拿人钱财帮人消灾,今日有孙晖这样的讼棍帮着工坊主敲诈雇工,明日就有更恶劣的案子发生。”

苏泽笑着说道:“看来是我们的何青天迷茫了。”

何心隐低着头。

苏泽说道:“有律法自然就有钻研律法的人,以往那些旧明廷的刀笔吏,不也会操持律法害民吗?”

“这世界上有哪里会有万世不易的东西啊,律法也是需要不断修补和完善的。”

“完备的律法好歹给百姓一个公平发声的地方,这已经比以前进步多了。”

苏泽对着何心隐说道:“你已经做的足够好了。”

“另外方镜这样的有能力的讼师,也可以用在好的地方啊。”

“让官府聘请他来做公诉人,让他处理刑事案件的公诉,难道不好吗?”

何心隐迟疑说道:“方镜这样的大状可是很赚钱的,他愿意给官府做事吗?”

苏泽笑了笑说道:“谁知道呢?也许等哪一天他赚够了钱,也想要饯行自己研习律法时候的梦想呢?”

何心隐点点头,他接着说起另外一个话题。

“大都督,上次您说过,知识产权的立法问题。”

苏泽点头说道:“知识产权立法不能太松,也不能太严,太松的话,作家的作品被盗版剽窃,工匠的新技术被滥用,就没有创新的动力。”

“但是知识产权太严,又会形成一群完全凌驾于生产者上的食利阶层,这也阻碍新技术的发展。”

何心隐点头说道:“确实如此,这个尺度把握太难了。”

“另外,大都督,您的书被人盗版了?”

“??”

湖广,汉阳,张居正迎接来了朝廷新派湖广的矿监太监。

看到七月新番的事情了,哎,人到中年,还是要好好保重。

推荐七月的《秦吏》,算是肥鸟很早看的优秀作品了。

新务救不了大明朝

不得不说,派往山东的税监焦太监是有能力的坏人。

在他的努力下,山东的银矿一锄头没有开采,第一个月的矿税就送到了京师。

隆庆皇帝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大喜过望,立刻下令嘉奖了焦太监,再次将所有弹劾焦叔的奏章留中不发。

不仅仅如此,隆庆皇帝还再次下令,向湖广派遣矿监。

内阁和六部大臣自然是激烈反对,可是皇帝再次提出派遣矿监是祖宗之法,而天下矿藏本来就是皇帝的私产,皇帝派遣自己的家奴,也就是太监去收矿税理所应当。

对于皇帝耍无赖,群臣也是无可奈何。

这一次派往湖广的太监名叫陈邝,这位陈太监在掖庭苦熬了很多年,终于逮到了机会上位。

陈太监靠着搭上了冯保的线,这一次得到重任,担任湖广的矿监太监,他得到任命之后立刻收拾行囊,前往湖广上任去了。

陈太监一路上都住在驿站,甚至要求驿站的民夫给他抬轿子,飞快的从京师赶到了湖广。

但是陈太监速度快,有人比他速度还快。

陈邝还没到湖广的时候,就有一名破落户的读书人在路上拦住了他。

这个读书人名叫吴朝,多年科举不第,就开始做起了讼师的事情。

但是他虽然牙尖嘴利,但是没有功名,生意非常惨淡。

吴朝经常和商人打交道,倒也是消息灵通,他很快就知道了山东矿监的事情,以及皇帝向湖广派遣矿监的消息。

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吴朝就在前往汉阳的要道上等着,果然等到了陈太监。

对于这给自己送上门来的读书人,陈邝也是十分的看重。

他在宫里也就是掖庭的一个小小管事太监,根本不知道要如何征收矿税,对于湖广的情况更是完全不了解,有了吴朝主动来投,陈邝立刻认下他作为干儿子,并且委任他为荆襄矿税总监。

吴朝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