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6节(1 / 3)

加入书签

高务观返回府上,直接来到父亲高拱的书房。

高拱正在书房中忙碌着,看到儿子进来也没有放下手里的书信。

“父亲。”

高拱抬起头看向儿子,接着低下头处理书信:“什么时候,说吧。”

高务观看向高拱问道:“父亲,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战?”

高拱手里拿着书信,抬起头看向儿子年轻的面庞。

“既不知战,那就不要战了。”

高务观说道:“儿子可以选,儿子那些同学可不能选,南京城内的百姓也没得选。”

高拱这才放下书信,仔细看向儿子。

高拱沉默了,作为国子监祭酒,操办新军的主力,他当然有权利将儿子留在南京。

但是他不可能将所有的学员都留在南京城内,那新军不是白练了吗?

而面对儿子的问题,高拱也没办法给出答案。

高务观知道在父亲这边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反而更加坚定了信念。

他对着高拱敬了一个军礼说道:“父亲,我要出城作战!”

高拱也没想到他那个平日里没什么主见,做事也优柔寡断的儿子,竟然表现出和自己一样的坚定。

他点头说道:“去给你娘道个别。”

“是,父亲。”

三月十五日,南直隶。

从安庆出发的东南新军第二旅,从凤阳府出发的第三旅,在南直隶太平府(今马鞍山)会师。

林德阳将指挥权移交林良珺,又连忙向身边无须的老人说道:“胡公,这次破城墙,还要劳烦您了!”

胡公公微笑点头,接着说道:“我去搭设实验室去了,二位旅长慢慢聊。”

等到胡公公走后,林德阳对林良珺说道:“少百户,大都督就给我们七天时间,能攻下南京城吗?”

林良珺则说道:“七天!阿泽哥太看不起我了!给大都督发信,三天就给它拿下!”

林德阳连忙说道:“少百户,大都督就在上海,军中无戏言啊。”

林良珺立刻说道:“那还是七天稳妥。”

三月十六日,两旅整编完毕,正式向南京城进发。

明军负责侦查的斥候发现东南新军后,南京城立刻进入军备状态。

三月十七日清晨。

熊况随着新军出城守卫炮台,高务观则加入了城外巡视城墙的队伍。

上午九点,南京城墙上已经能看到第二旅的舰队。

五军都督府大都督,临淮侯李廷竹亲自登上城墙,做了一段又臭又长的演讲,总结一下就是“吾与南京共存亡”。

东南新军这边,林良珺的动员演讲很简单,总共就四个字—“解放南京”!

中午十二点,炮楼外出现第三旅的步兵,城外炮台一炮未发,新军全体宣布起义。

与此同时,南京内城和外城的城墙同时发出巨响,城墙上如山崩地裂,李廷竹差点跌倒在地。

冲锋的鼓声响彻战场,南京一日而陷。

汝最类父

南京一日而陷,当爆炸城墙爆炸响起的时候,李廷竹整个的都是懵的。

他被亲卫家丁架下了城墙,这位临淮侯还是知兵的,他立刻让副将举起旗帜,收拢从城墙溃败下来的士兵。

可是李廷竹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这些守城的士兵们,早就被巨响吓破了胆子,根本没有人听从上级的指挥。

李廷竹只能带着手下亲卫冲向城墙被炸开的溃口,可是到处都是散乱的士兵,他的部队的根本无法前进。

南京城有内外两座城墙。

内墙的炸药,是通过熊五的密道运进城内,南京站的秘谍混入到了民夫的队伍,安装在内城的墙根上。

外墙的炸药是反水的新军,在熊况的领导下安装在外墙上的。

在城外炮楼宣布易帜的同时,两边的炸药同时爆炸,紧接着就是林良珺指挥第二第三旅的联军冲进了南京城。

爆炸声响起,南京六部完全慌了神,正在户部主持后勤的高拱笔头顿了一下。

众人纷纷看向这位提出筹办新军的国子监祭酒。

高拱放下手中的毛笔,淡定的说道:“南京城破,诸位各自回家吧。”

这些平日里在秦淮河画舫纸醉金迷,平日里在官场上欺上媚下的官员们,此时都失了脸色。

特别是几个官声名声差的官员,更是脸色惨白。

高拱站起来,对着户部一名堂官说道:“户部笔架阁在哪里?”

“高大人,就在衙门后面。”

“南直隶的盐税田丁,丝绢杂贡账册可都在笔架阁中?”

“都在!都在!”

“让所有人离开户部!”

高拱直接走向户部衙门后的库房,他点起火把,将火把扔在笔架阁上,周围的署吏纷纷变色。

等到整个户部库房中都烧起来之后,高拱面无表情的走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