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6节(2 / 3)

加入书签

直隶的财政。”

熊五眯起眼睛问道:“这不是和南京户部争权了?南京户部能忍?”

熊况笑了笑说道:“南京户部现在尚书和侍郎都出缺,大明朝都没人愿意来南京送死,张居正强势,他们自然没办法,不过很多人都在等着看高拱的笑话呢!”

“大明朝到了这个时候都还在内斗,活该要亡,你继续。”

熊况收敛起笑容说道:“高拱似乎在忙着在南京铸币,想要解决南直隶钱荒的问题。”

“除此之外,如今南京防务是在五军大都督临淮侯李廷竹手上,张居正向李廷竹推荐了高拱,似乎高拱也颇受到这位大都督重视。”

熊五问道:“这高拱还懂军务?”

“不懂,但是高拱懂管理,高拱执掌南京的药火局和火炮坊之后,南京铸炮的水平提高了很多,而且高拱建议李廷竹在城外修建小型堡垒,用来防御南京。”

熊五点头说道:“不愧是大都督名单上的人,这张居正和高拱,都是非常人物啊,只可惜他们死忠于明廷。”

熊况又说道:“另外高拱还让李廷竹出动了亲兵,突袭了我们的一个印刷所,要不是我们在应天府的内应提早得知了风声,人员全部都转移了,只可惜印刷设备被缴获了。”

熊五点头说道:“果然是个难缠的对手,走了赵贞吉,来了高拱,我们以后在南京的活动要更慎重,这是个难缠的对手。”

等到熊况介绍完情况之后,熊五说道:

“大都督的密令!”

众人纷纷站起来,熊五说道:

“务必要打探清楚明廷来年春季预设的决战地点,搞清楚明军的战略布置,这是我们南京情报站最主要的任务!”

“坐下!”

听到这个任务,众人又是激动又是露出为难的神色。

大明朝的决策机构都在京师,想要在南京打探这样的机密情报,难度可是不小。

熊五继续说道:“按照我的分析,明廷的作战计划肯定是要告诉南京方面的,毕竟张居正手上还有五万军队,守卫南京城也有三万军队,再加上江北各地的军队,明廷在南直隶至少有十万军队。”

“这些军队就算是不能上阵厮杀,也是绝佳的青壮劳动力了。”

“所以即使明廷要放弃南直隶,这些军队也是绝对不会放弃的。”

众人纷纷点头。

熊五又说道:“如今最重要的,南直隶能够得到明廷作战计划的,到底有哪些人?”

还是熊况站起来说道:“南直隶总督张居正,南京五军都督府都督李廷竹,接下来就是南京六部尚书侍郎级别的官员,还有都察院的都御史。”

熊五点头说道:“回去将大都督亲自编写的《谍战手册》抄写一遍!”

熊况愣了一下。

熊五说道:“你小子在军校读了一年书,就只学会了照着书本念?”

“你以为情报就是排官位比大小?你按照南直隶的官员序列报菜名呢?”

众年轻参谋纷纷笑了起来。

熊五说道:“弃守南京,京师的大明君臣谁也不会公开做这个决定的,谁也不能背上舍弃旧都的骂名,皇帝不行,徐阁老也不行。”

“更别说南直隶还有他老朱家的龙兴祖陵凤阳府呢。”

“所以弃守南京的密令,只会发给南京城内最顶级的官员手上,也就是统兵将帅的手上。”

熊况立刻问道:“是张居正和临淮侯李廷竹?”

“你小子终于知道动脑子了,现在你们都给我去街上,想办法渗透进这两人的府中,最好能策反这二人府中的关键人物。”

“尊令!”

接到这样艰巨的任务,这帮年轻的参谋们反而露出兴奋的表情。

自从来了南京之后,他们每天做的就是看守印刷坊,打探分析街头巷尾传闻之类的“小事情”。

终于能接受这么大的任务,众人自然是兴奋异常。

看着跃跃欲试的手下们,熊五也露出笑容,若是立下这样的功劳,自己在东南新军中的地位也稳了。

日后岂不是也能捞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当当?

熊五看向北方,他还有一个竞争对手,那就是东南新军在京师的情报站。

要在友军之前将情报打探出来,这难度自然是不小。

只能指望这帮年轻人了。

南京五军都督府,临淮侯李廷竹很烦。

一想到魏国公徐鹏举那龟孙子,临淮侯就更烦了。

人家魏国公可以公然带着家眷财宝逃到江北去,见势不妙魏国公还能继续逃回京师。

可是临淮侯不行。

谁让人家魏国公的祖宗在靖难之役中没站错队呢!

谁让自己的祖宗李景隆辜负了成祖的恩情呢!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