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1节(2 / 3)

加入书签

来的货物,包含了北地的特产狐裘、人参、冬珠等商品。

侯平看了一路,终于找到了一家批发出售冬衣的商铺,他连忙走进去,只看到一个八字胡的掌柜的正在柜台后打算盘。

“掌柜的!”

随着侯平一声招呼,掌柜的连忙从后台后出来,他拱手说道:“几位贵客是要买什么货啊?”

侯平指着挂在墙上的冬衣说道:“掌柜的,冬衣怎么卖啊?”

这掌柜的眼珠一转说道:“几位贵客实在抱歉,店里的冬衣都被订了。”

侯平的脸色有些难看,没想到来了登州还是晚了一步。

但是掌柜的继续说道:“不过小店在松江府有分店,可以给下单,直接从松江府采买,大概一个月就可以送到登州了。”

一个月时间?侯平的脸色有些难看,现在都已经十月份了,再等一个月北方早就已经进入寒冬,那也就晚了兵部交办的期限了。

晚了就晚了吧,李国丈自然会拖上一拖!

侯平说道:“一个月就一个月,店家报价如何?”

店家笑着说道:“这冬衣虽然看起来都一样,但是价格上差的可多了。”

店家拿出一件厚实的冬衣说道:“这是本店最好的冬衣,两层棉布都是上好的精棉,您再看这棉布之间填充的棉花多厚,这样的冬衣出关了都能抗冻,一件只要八钱银子。”

接着店家又拿出一件单薄的冬衣说道:“这是京师最近畅销的冬衣,填充虽然不如上一件,但是在屋子内也能抗冻了,价格却要比刚刚那件便宜更多,一件就要五钱银子。”

侯平和同伴对视一眼,五钱银子从单价上已经可以挣钱了,可是自己一行人从京师风尘仆仆的赶来,还要将冬衣运回京师,这一件冬衣只赚三钱银子,两千件也就是六百两银子,算上运费和装卸费用,似乎也赚不了多少。

侯平连忙问道:“店家,可有更便宜的冬衣?”

店家这才说道:“当然,这最便宜的冬衣,一般都是咱们山东靠海和江淮的百姓用,这些地方冬天不冷,所以只要少量棉花填充就可以了。”

店家拿来一件薄薄的冬衣,这衣服连立领都没有。

侯平连忙问道:“这衣服多少钱?”

“这样的冬衣一件只要三钱银子。”

侯平眼睛一亮,但是很快就有人说道:“这衣服看起来太薄了吧,这怕是难交差啊!”

店家又说道:“本店和松江徐家工坊有长期业务,可以合作定制。”

“定制?”

店家又拿来一件冬衣,只看到这件冬衣鼓鼓囊囊的,倒是和第一件八钱银子的冬衣差不多。

“这是定制款,内里掺的不是棉花,而是切碎的麦秆芦苇,咋一看是和最贵的冬衣没什么区别,但是不怎么保暖。”

“诸位可以订这一款,也只要三钱银子。”

侯平众人立刻说道:“就这一款!”

松江府,徐家的工坊。

徐家二少爷徐琨正在巡视自家的制衣工坊。

父亲又来信催促他从松江府搬走,但是徐琨根本不想要搬。

这么多的设备还能勉强搬走,这些工人又要怎么搬走?

如今松江府的工坊兴盛,一个熟练的制衣工可是香饽饽,徐琨可是花了不少力气笼络这些工人的。

除此之外,松江府得天独厚的交通便利,也是其他地区所不能比的。

制作完成冬衣,只需要直接拉到上海港的码头,就是行销大江南北,换到别的地方,光是将货物拉到码头就要不少银子。

“少爷,知府衙门的人又来了。”

徐琨挥挥手说道:“带他们去仓库,我稍后就到。”

这是松江知府申时行派来的抽检吏员,他们是来检查供给闽浙联军冬衣质量的。

闽浙联军向徐家订购了一万件的冬衣,一件一两二钱银子的造价,本来徐琨觉得利润丰厚。

可是签订了契书之后,徐琨才发现松江府的规定是多么的变态。

每一件冬衣的充棉量都有要钱,填充的棉花一两都不能少。

冬衣必须要有立领,还要有超过膝盖的下摆,袖口还要收紧,才能保证保暖性。

除此之外,缝制的开口,袖口针线都有要求,松江府还会不定期的派人来工坊抽检,不合格的会立刻要求返工。

这么算下来,一两二钱银子的价格虽然不亏,但是也赚不了多少了。

好歹不亏了。

徐琨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他快步走向库房,见到了前来抽检的松江府吏员。

“徐公子,例行公事,抱歉打扰了。”

负责抽检的顾书吏徐琨也认识,以前就在松江府中当差,徐琨将他拉到一边说道:“这批货没问题,顾书吏要不让大伙儿喝喝茶?”

说完徐琨从袖子里掏出几枚银币。

顾书吏脸色一变说道:“徐公子,可千万别这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