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6节(1 / 3)

加入书签

没想到还没等徐渭劝,苏泽直接说道:

“胡部堂说的那些人,还有浙江和苏松二府要离开的官员士绅,只要他们想要走,就让他们走吧。”

徐渭还准备张口劝说苏泽,他猛然抬起头问道:“大都督,你要放他们离开?”

苏泽说道:“放啊,我们是要吊民伐罪的仁义之师,又不是土匪要强迫拉人入伙,愿意留下来的,有才能的我苏泽就会用,不愿意留下来的,再有才干强留着也不会为我所用。”

徐渭还是不理解的说道:“可这些人返回明廷,他们有的熟悉浙江军务,有的在浙江有威望,还有的本身就有能力,如果他们大明朝廷所用,或者说我们浙闽联军的坏话怎么办?”

苏泽笑着说道:“明廷要是能打,早就打了,明廷打不打,和这么几个官员士绅有什么关系,难不成这些读书人还能上前线?”

“明廷要打,我们就防,明廷要攻,我们就守。”

徐渭看向苏泽,这些日子他一直盘算苏泽的意图。

按理说发布了讨逆檄文,苏泽却没有北上的动作,甚至连南京都是象征性的打了一下,镇江碰壁就罢兵了。

徐渭还没有在历史上看过苏泽这么造反的。

等在苏泽的大都督府干了一段时间,徐渭终于明白苏泽的想法。

苏泽占领浙江福建,是插在帝国东南肚子上的一把刀。

从这个伤口,苏泽可以西进湖广、南下两广,还可以沿海袭扰齐鲁。

占据了如今帝国最富庶的东南地区,苏泽和明廷的力量是此消彼长的。

只要守住一段时间,以东南之财富,明廷只会不停的衰落下去,而东南则会不断的强大下去。

所以苏泽对明廷的檄文,最重要的不是讨逆,而是“互保”。

总之目前苏泽的战略,就是一个字“拖”。

而释放这些浙江的官员士绅,这也是苏泽的自信,他并不认为这些官员士绅能够对他造成伤害,明廷也不会这个时候攻打浙闽。

徐渭还是说道:“大都督,放这些人归去,他们肯定要说您的坏话,若是其他地方的百姓被他们蛊惑?”

苏泽笑着说道:“放他们回去,不就是骂我们吗?说我们浙闽联军烧杀抢掠?说我们吃人肉共人妻?这些官员士绅不放回去,明廷不也在这么说吗?我听说张居正在南京办了一份《皇政时报》,天天在上面刊登段子骂我,不也没事吗?”

“至于什么机密,浙江的版籍土地,驻防卫所的兵力布置,南京户部和京师兵部可要比我们还全,可是有用吗?靠着这些,明廷在浙江也没办成事,改稻为桑搞砸了,抗倭靠的是新军,他们还能带回去什么秘密情报?——胡部堂投‘敌’吗?”

徐渭无言以对。

苏泽喃喃说道:“如今我需要的是时间,历史和时间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如果放归这些人能再拖延一点时间,那就更值了。”

八月十四,中秋节前,苏泽亲自签署大都督府的政令,允许福建浙江的前明廷官员,或者有功名在身的秀才举人前往南京。

前浙江巡抚谭纶立刻带着妻子儿子北上,浙江有十七名府县官员随行。

福建大部分官员,和浙江剩余的官员,依然选择留在苏泽的地盘观望。

不过苏泽也不再对他们客气,无论什么品级的官员,都只按照人头配给事物,不再好吃好喝的招待。

没有功名的举人秀才,如果经过审查没有违反《大明律》的犯罪行为的,则按照规定放归乡里。

苏泽也懒得再想招募他们,更不愿意花钱养着他们了。

嘉靖四十一年,闽浙和苏松二府发檄文宣布互保,发讨逆檄文,要求朝廷诛除奸贼、停罢大工、与民生息等十条安民条文。

明廷只是宣布苏泽和胡宗宪为乱臣贼子,要求天下人共击之。

但是明廷对讨逆檄文不回应,不反驳,同时也不动兵。

双方竟然就这样隔着长江平稳的对峙起来。

史称,闽浙互保。(本章完)

ps1:本章结束,明天下一章。

ps2:本以为能还债,还差三百字,但是剧情这样,水也没意思,明天补!

ps3:今天肥鸟拔牙了,智齿,真的很疼,忍痛写的这一章,不过不会断更的,咱们就是一个主打稳定!

ps4:有人要看我的智齿吗?医生说非常标准的智齿,长得很好,如果有人要看,我就发彩蛋章给大家看看。

铁马冰河

两头下注

对于放归南京的谭纶来说,一路上他都是激动的,可到了南京前,他反而低落了下来。

本以为囚于苏泽之手,肯定会逼迫入仕反贼,谭纶都已经想过要怎么自杀殉国了。

可事情意外的发生了转机,苏泽突然宣布闽浙苏松二府官员可以自由归去,返回南京。

谭纶立刻从杭州府接了家人,然后从杭州乘船立刻前往南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