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1节(2 / 2)

加入书签

关,舅父可以帮帮忙。”

李贽立刻答应下来。

苏泽又问道:“舅父在南京可有旧友,可以让他们来闽浙为官。”

李贽摇头说道:“南京国子监里尽是一些沽名钓誉之辈,连县吏都做不好的。”

“不过汝霖你在南直隶结识的那几位好友,你写信给他们试试?”

苏泽一阵苦笑,李贽在春闱前就离开了京师,不知道申时行等人中状元的事情。

哪有状元从贼的道理啊。

苏泽并不知道,申时行乘坐快船,已经快要抵达福州了。

大人,时代变了

等到申时行见到苏泽,开口第一句话是:“苏汝霖,你可把我坑惨了!”

苏泽反倒是笑着说道:“还没恭喜汝默兄高中状元!”

“我恐怕要成为青史上第一个造反的状元了。”

苏泽愣了一下,立刻拉着申时行手说道:“那可要祝贺汝默兄青史留名了!”

但是申时行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盯着苏泽说道:

“汝霖兄,你为什么要反?”

“被逼造反,不得不反。”

申时行却摇头说道:“来的这一路上我都在想,你不是被逼造反,而是蓄谋已久!”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在江南抗倭,你就已经有反意了吧?”

苏泽打量申时行,不愧是科举卷王,日后执掌万历朝臣八年的内阁首辅,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位友人。

苏泽没有直接回答申时行的问题,他说道:“那汝默兄为什么要从贼呢?”

何心隐投靠,苏泽觉得很正常,因为这些泰州学派的狂儒,本身思想上就很有变革性。

在苏泽的历史时间线上,何心隐、李贽这样的狂儒,最后都被主流官方言论不容,被官府所害。

但是申时行来投,反而让苏泽吃惊了。

要知道申时行在万历朝的首辅中,也属于好好先生那一款,做官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

和张居正这种作风强势的内阁辅臣不同,申时行执政强调的就是一个“上善若水”,他主要就是调和皇帝和大臣之间的矛盾。

要不是万历搞出什么国本之争,申时行也不会倒台辞官。

可他现在竟然要追随自己造反?

野心?二十七岁中状元,只要不犯政治错误,妥妥的未来内阁辅臣。

历史上,申时行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状元,万历六年(1578年)内阁参政,也就是说用了16年就从普通百姓升到了高官。这放在什么时候都是非常炸裂的。

申时行养父是知府,生父是富商,这种人在穿越中都是妥妥的主角模版。

他竟然要从贼?

申时行却说道:“今年我入职翰林院,看到了很多的国策奏疏,终于明白了汝霖兄说的是对的。”

苏泽也有些懵,他也记不得自己说的是哪句话。

申时行说道:“国朝只有愚民驭民之术,却没有富民强民之术。”

“我到京师,堂堂帝国京畿,天下首善之府,竟然还不如苏州府繁华。沿街有衣不蔽体的乞讨百姓,城里的百姓还要去城外伐薪烧炭,要不然冬天就会冻死。”

“很多百姓竟然没有吃过糖,连盐也都吃不起。”

申时行看向苏泽说道:“汝霖兄印刷《天工开物》,江南可以说是一日三变,苏州府可以说是百业兴盛,可是京师宛如一潭死水,满朝公卿都只想着党同伐异,谄媚君上。”

申时行看着苏泽说道:“《天工开物》同样也在北方刊印,为何一南一北,却南辕北辙呢?”

申时行对着苏泽一拜说道:“还请汝霖兄回答我这最后一个问题。”

苏泽正色说道:“原因很简单,因为有的人不愿因民富起来。”

“从商鞅申不害开始,屠龙术就是贫民术。”

“对朝廷来说,百姓一辈子被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耕种产出全部交给朝廷,只留下自己的口粮,这样的百姓才是最好的。”

“民贫,才可以随意征调,才可以肆意剥削,才可以用几两银子就买断一个人的身契,才可以用一点粮食收买一个人卖命。”

“之所以贫民,其实是惧民罢了。”

苏泽说道:“光有《天工开物》这样的富民术又如何?京师百姓可曾富裕起来?”

申时行摇头。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