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3节(2 / 3)

加入书签

都无法继续为祸福建了。

与此同时,台州的浙江新军也在倭寇登陆后,立刻切断海上退路,配合台州守城青壮,合围登陆的倭寇!

浙江新军在台州城下三战,林德阳亲冒矢石指挥,三战三捷,倭寇想要突围逃窜,又被于宗远联络而来的各地团练乡兵死死围住,此战过后,浙江残倭尽灭,再也无力威胁浙江和南直隶的海疆了!

这两战斗的消息传开,从南直隶到浙江,再到福建广东,整个东南地区百姓热泪盈眶,纷纷走出家门庆祝!

搅乱东南几十年的倭乱终于安宁!

两战皆定!但是这两场战役,不过是席卷大明朝堂的巨大风暴的开始。

在福州城内审讯琉球使臣的鄢懋卿,得到了两场大捷的消息,呆立当场。

等到他侄子鄢鹿白扶住他,鄢懋卿大叫道:“胡宗宪!胡宗宪误了严阁老!”

“胡宗宪!你要取死,为何要让我等随你陪葬!”

鄢懋卿来回踱步,最后说道:“如今只有一条破局之法了!”

鄢鹿白完全不明白叔父在说什么,他眼睛中满是清澈的愚蠢,但他还是问道:

“叔父,什么办法?”

鄢懋卿说道:“搅局!吞功!”

诬陷造反时,最好真的要反

在海上大捷之后,苏泽并没有立刻返回福州,而是一路追逐林道乾去了海石子岛,将倭寇运到这里的辎重和补给都缴获了,这才开始返航回福州。

沿途又扫荡了几个小倭寇据点,等到六月十日后,这才慢悠悠的返回福州。

福建和浙江大捷的消息,早就已经通过快马加鞭送到了京师了。

就在福建上下喜气洋洋等待苏泽返航的时候。

在巡案衙门地牢中的琉球贡使林长靖,也没有在刑讯逼供支撑多久。

鄢懋卿是老刑名了,他很快就从林长靖口中拿到了口供。

福州市舶司陶公公,通过琉球朝贡使团,间接的和倭国做生意。

除此之外,鄢懋卿还拿到了物证,那就是在琉球朝贡使团的船上搜到的鹿皮、倭铅,这些都是倭国的东西。

鄢懋卿立刻拿着口供物证,立刻召集福建三司来巡案衙门开会。

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是一省最高的三大主官。

布政使司负责政务和钱粮藩库,也叫做藩司衙门,布政使也叫做藩台,如今的福建布政使姓潘,是一名年近六十的老臣。

潘藩台也是个没背景的,在福建倭乱严重,飞龙军起义的时候,被踢到了谁也不愿意来的福建,苦哈哈的在福建筹备军粮平叛。

提刑按察使因为管着司法和监督,所以下属尊称为臬台,汪道昆原本就是这个职位。

不过汪道昆上任广西布政使之后,福建按察使这个位置就空了出来,至今无人到任。

所以如今执掌福建按察使司的是福建按察副使,这位副使姓李,也是个靠着在刑名司法系统熬资历才到这个位置的官员。

都指挥使一般专心搞军务,在地方上一般不插手政务,这位孙都司基本上属于半革职状态,去年福建沿海卫所被倭寇打的屁滚尿流,闽南更是被飞龙军占了去,孙都司难辞其咎,只是朝廷还没有任命新的都指挥使,所以他目前就在福建管管后勤。

三人也不知道为什么鄢懋卿要召集开会,匆忙赶到巡案衙门后,三人都感觉到了不妙。

果然,等到鄢鹿白关上会客堂的门,鄢懋卿说道:

“开门见山的说吧,本官已经查到,福州市舶司提举太监陶樹通倭。”

陶公公?通倭?

鄢懋卿的这句话如同平地惊雷,炸的三位地方大员都要跳起来!

陶公公可是宫里派来的太监!陶公公通倭?你怎么不说皇帝通倭呢?

鄢鹿白将琉球使团的供词和证物呈上来,三人看完之后,都倒吸一口气。

鄢懋卿将证据做的这么死,那陶公公还真的是在和倭国做生意啊。

其实琉球使团贸易了这么多的货物,谁都知道小小的琉球吃不下,有些货物流向倭国也是正常的。

可是这种事情就是不能上秤,一旦上秤,那福建上下大小官员都称不住。

鄢懋卿话锋一转说道:“本官已经拿到了证词,通倭这件事就和陶公公有关,诸位大人都是清白的。”

众人刚刚松了一口气,鄢懋卿又说道:

“不过这案子和另外一个人也有关。”

大家的心又悬起来了。

鄢懋卿说道:“福建举人苏泽!他筹办团练就是听从了陶公公的命令,水师新军也参与了琉球使团的通倭走私行动!”

这道雷炸出来,三位大员都被炸懵了。

说老实话,陶公公是太监,抓了就抓了,三位大人虽然和陶公公算是合作愉快,但是和太监也谈不上什么交情。

≈lt;div style=≈ot;text-a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