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0节(1 / 2)

加入书签

方爱竹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文徵明是谁。

他是吴中四大才子之一,和唐伯虎并列,在整个南直隶的文化圈子都很有影响力。

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但是科场九次不第,但是在家中也经常向朝廷建言抗倭的事情。

后来胡宗宪主持抗倭的时候,邀请文徵明出山担任幕僚,也很得到胡宗宪的信任。

“让人带上礼物去苏州府吊唁,我讲学事忙,就不去了。“

越是靠近这个时代,这些历史人物身上的光环越是褪去,苏泽也没有了集邮的兴致。

他和文徵明素来没有交往,派人去府上吊唁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亲自前往。

三日之后,接到消息的林德阳从抗倭总团赶回来,苏泽在书房见了他。

“德阳兄弟,我想要推荐你去浙江。”

“去浙江?”

林德阳愣了一下。

苏泽说道:“胡宗宪让我推荐一人去浙江练兵,伱留在抗倭总团总不是正途。”

苏泽又说道:“但是你在军中没有资历,不可能去主持练兵的。”

林德阳低下头,他家也是世代军户,自然知道大明军中的体制。

如果是大明的读书人还能通过科举,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

那么在大明当兵,就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林默珺家中世代百户,家族七代都还是百户。

长宁卫的军户也是世代军户,和俞大猷、戚继光这样的,首先要参加武举,才能有出头的机会。

可是武举可是要比科举要黑得多的,就算是林默珺这样的百户世家,参加武举都是炮灰。

什么,你说立功?

你带兵的机会都没有,怎么立功?

林德阳能够带领抗倭总团,因为抗倭总团是团练,朝廷的正规军,是绝对不会起用一个普通军户总旗来领兵的。

苏泽说道:“我准备推荐于宗远,于世兄去浙江。”

于宗远?

林德阳这才想起来,于宗远已经考上了福建武举,如今得授副千户,资历上倒是完全可以。

苏泽说道:“于兄对我,对我们长宁卫很信任,我这里写一封信过去,你速速带去福州,问他愿不愿意接受推荐。”

“于兄这人,有一个优点就是听人劝,你在他身边协助他练兵,未必不能搏一个前程。”

林德阳的眼睛亮起来。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林德阳自然也想要统兵作战。

只是他的出身太低,在抗倭总团的战绩再大,朝廷也很难嘉奖到他的头上。

但是如果随着于宗远去浙江练兵,说不定还真的有出头的机会!

苏泽对林德阳说道:“我也和林百户写信了,让她从推荐一批能干的卫所兄弟,一起协助你去浙江练兵。”

听到这里,林德阳再也没有疑虑,他立刻说道:“多谢苏先生成全!”

苏泽又说道:“浙江练兵,和在长宁卫,在上海都不同,我要告诫你两句。”

林德阳一副听命的表情,苏泽说道:“保境安民,是为兵之德,抗倭总团能成兵,靠的是抗倭,而不是团练。”

“到了浙江也是如此,不要怕士兵不明白,就怕讲不清楚为什么而战。”

“于世兄这人,对于具体的军务不上心,你要将事情担起来。”

“若是上面有所克扣,你也要向下面的兄弟解释清楚了,凡事做到公正,切不可做出吃兵血的事情来!”

林德阳立刻说道:“属下知道!”

“你带点银子去,浙江不是南直隶,上上下下打点总是必须要的,练兵的方法我写在这本书上了,用的都是白话,你只要能做到书上的两三成,这兵就算是练成了。”

林德阳激动的接过书。

苏泽看着林德阳,果然长宁卫这一批士卒还是很难改变忠于朝廷的思想的。

不过能将自己的影响力扎入浙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等到林德阳离开,苏泽思考着,讲武堂?

胡宗宪办的讲武堂苏泽已经决定不去了,如果要培养自己人,是不是也要搞个自己的讲武堂?

可是开办天工书院朝廷不管,若是真的聚众讲武,恐怕要吃朝廷铁拳了。

可是让苏泽没算到的一件事,正在悄然煽动翅膀。

夜幕中,南京振武营中。

振武营兵变

振武营,是嘉靖二十四年才组建的部队,戍守南京。

振武营当时的南京兵部尚书张鳌首倡,在扬州和淮安募集了三千健卒为兵,以魏国公徐鹏举为帅,镇守南京的一支军队。

就在去年倭乱江北的时候,也是以振武营为主力,这才收复了扬州,可以说是南京城内数一数二的军队。

振武营之所以能够比南京城其他的军队能打,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那就是钱发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