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7节(2 / 3)

加入书签

属性暂时没点,苏泽带着林默珺和俞大猷的儿子一路北上,终于在年前赶到了京师。

永定门前,这里是京杭运河上北方最重要的码头,从江南运来的赋税和粮食都会在这里卸货。

苏泽看到了大量的木材,甚至有两人才能合抱的大木头,不用说,这些都是用来修复三大殿用的梁木。

这一类的木材不能泡水,虽然用运河运输,但是依然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需要几十个码头工人才能卸下来,苏泽看着一群工部的官员喝着茶看着工人卸货,而一旁的户部官员则在清点入库。

“苏先生,我们要去哪里?”俞咨皋忍不住问道。

俞大猷今年56岁,但是他是中年得子,俞咨皋现在才17岁。

历史上俞咨皋也是爱国将领,他承袭父亲的指挥使职位后驻守福建,还驱赶过侵占澎湖的荷兰人。

不过此时他还只是个青年,他六神无主的看着苏泽。

苏泽说道:“先找地方住下,我先找人打探一下情况。”

俞咨皋一路上都听着苏泽讲授兵法和学问,此时对苏泽也是非常的信任,他连忙点头。

进城之后,苏泽却看到京师有些萧条,街头上的人甚至还没有南京城里的多。

三人找了一家小旅店暂时住下,从老板的口中得知了京师的情况。

原来今年北方俺达兵围了大同府,虽然在入冬之前俺达退兵,但是听说边军赏银被贪墨了不少,山西边军闹事,切断了京师供应的石炭。

加上去年关中地震的灾民还聚集在京西,这些灾民也要烧煤取暖,导致今年京师过冬的炭价飞涨。

“去年的灾民还没返回?”就连苏泽都有些不可思议。

掌柜的倒是见怪不怪的说道:“这些灾民都是一无所有的来京师的,房产地契都没有,回去也没有活路啊。”

俞咨皋问道:“朝廷不安置灾民吗?”

掌柜的摇头说道:“哪里有这么容易,关中地少人多,地震震毁了官府衙门,就连土地账册都没了。除了带出地契的,还能勉强要回一些土地,普通百姓能不能走回去都难说。”

“那朝廷就不管?”

“靠着京师还能找些生计,反正只要他们不闹事,官府也就由着他们去了。”

三人也是无语,明明是天子脚下,北方的局势怎么还不如南方。

第二天,苏泽带着礼物,拿着拜帖,来到了紫禁城东南边中官村。

看着这片高高矮矮房屋交错,还能看到农田的聚落,这块地在后世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中关村。

不过此时叫做中官村,顾名思义,就是太监们聚集的地方。

太监当然不可能都挤在皇宫内,如今京师有两个太监聚集的地方。

一个是东华门附近的仓房,那里等于是太监宫女的集体宿舍,低矮的房屋连成一片,条件自然是非常的艰苦。

仓房在皇城根上,自然谈不上什么舒适性了,住在这里的基本上都是才入宫不久的低级太监宫女。

在宫里混出头的,如果不在宫里当差,就会住在中官村中,毕竟宫里的规矩多,能有点地位谁愿意天天在宫里被管着。

苏泽很快打听到了自己的目标,东厂掌班太监童公公的住处。

这位童公公,就是上一次来南京抄家的东厂公公,苏泽带着礼物和拜帖,来到了他的家中,不一会儿就被下人迎接了进去。

等到快要到傍晚的时候,童太监这才返回宅子,他立刻就见了苏泽。

“苏相公!”

童公公非常的热情,上一次要不是苏泽帮忙,童太监也不能力压锦衣卫朱七,抄到更多的资产。

那一次抄家不仅仅是充实了国库,也肥了童公公,而且苏泽和他相处的时候融洽,从来不摆读书人的架子。

等到了京师之后,苏泽的二梦也风靡京师,童公公经常和下属显摆,自己和苏泽的交情。

苏泽将礼物放下,童公公客套了一下坦然收下,某技能再次获得提升,已经到了lv3

苏泽暂时不管那个技能,对着童太监说道:

“大珰,我这次来京师,浙江副总兵俞大猷是我世交伯父,我这次来京师是为了他。”

听到俞大猷的名字,童公公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他连忙喝退了仆人,这才说道:

“苏相公来的好快,这俞大猷是十日前才入的诏狱。”

苏泽从袖子里掏出一枚元宝,塞进童公公的手里说道:“俞世伯是我亲近的长辈,请大珰照拂一二。”

童公公连忙推辞说道:“俞将军在狱中过得不错,这银子还是留在更需要的地方吧。”

童公公叹息一声说道:“陆指挥使也很同情俞将军,所以吩咐诏狱不能给俞将军用刑,但是这个案子可不好办啊。”

“陆指挥使?可是锦衣卫指挥使陆炳陆大人?”

“正是,陆指挥使亲口称赞,说俞将军是岳飞一样的人物,还经常去诏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