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7节(2 / 3)

加入书签

换成银钱。

而巡抚衙门又可以发行新一年的抗倭券了,只要这个循环能够玩下去,这等于凭空多了一年的钞关税钱让巡抚衙门支配。

对于商人来说,只要可以用来抵税,那购买抗倭券的阻力也没这么大。

反正要交税,还不如先买抗倭券,好能博得一个支持抗倭的好名声。

而徐渭想到的更深的一层。

这样一来,钞关厅其实就和浙江巡抚衙门绑定在了一起,胡宗宪必然要支持方望海在浙江推行钞关厅的事情,因为钞关厅能不能收上来税,自然就决定了抗倭券能够发行的总额。

苏泽这一招,就等于让胡宗宪来全力支持方望海的钞关厅事业。

实在是太精妙了。

苏泽继续笑着说道:“其实这一套还有另外一种玩法。”

胡宗宪和徐渭都正襟危坐,听苏泽说道:

“除了一年期之外,以后还可以发行两年期,三年期的抗倭券。”

徐渭皱眉说道:“那商人如何肯买。”

苏泽笑着说道:“官府只要给利息,自然有人愿意买。”

胡宗宪皱眉说道:“给利息?”

苏泽说道:“今天的钱,和两年后的钱,价值是不同的。”

“胡总督应该知道现在民间的贷款利息多高了吧,因为有抵用钞关税和官府信用担保,官府的利息完全可以低一些,但只要有得赚,自然会有大户来购买的。”

胡宗宪看向徐渭,徐渭击节赞叹道:“实在是太妙了!”

徐渭站起来,对着苏泽拜道:“汝霖兄国之干才也!”

苏泽受了徐渭的全礼,他给胡宗宪献策,自然是为了抗倭。

造反是造反,但是苏泽绝对不会因为造反而搅乱抗倭。

胡宗宪这个人来历史上难以评述,但是今日接触下来,苏泽只感觉到他是真的一心抗倭的。

有人会说,东南倭寇以大明海盗为主,而否认抗倭的民族性。

但是在苏泽看来,倭寇滋扰百姓,保护百姓抗倭的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就是民族英雄!

从胡宗宪、徐渭、俞大猷身上,苏泽确实看到了他们的人性光辉,他们矢志抗倭的坚持。

苏泽当然愿意支持他们。

至于抗倭券和钞关税法,会不会增强大明朝的财政能力,为日后自己造反造成障碍?

苏泽心中冷笑,如今钞关税法和抗倭券掌握在方望海、胡宗宪这样人手里,自然是对国家有益处的。

可只要等他们去任,那这一套利国利民的良法,就必然会堕落成加速大明王朝覆灭的恶法。

历史上永远不缺乏好的办法,真正缺乏的是能执行好办法的人。

王安石的变法,也算得上是利国利民的好法,可是等到王安石倒台,一部分变法人亡政息,一部分变法则成了大宋盘剥百姓的恶法。

至少现在苏泽相信,在胡宗宪和徐渭的主持下,抗倭券会成为帮助浙江抗倭的良策。

至于以后的事情,相信,相信后人的智慧就完事了。

紧接着,徐渭在席上向苏泽请教了发行“抗倭券”的细节。

包括如何防伪,如何号召大户购买这些细节。

而胡宗宪和方望海则开始觥筹交错,两人仿佛一见如故,越谈越是投机。

苏泽也在悄悄的观察胡宗宪,他很快得出一个结论,史书上对胡宗宪的评价非常准确。

他是一个很明白“权变”的人,所谓权变,好听一点说就是手段灵活,做事不迂腐。

难听一点说,就是擅长使用阴谋诡计,做事手段花样多。

只要能主导抗倭,他可以和赵文华一起诬陷张经。

能获得抗倭的支持,他可以攀附严嵩。

今天为了抗倭经费,他可以不顾及一切来拜访方望海。

可另外的一方面,为了能抗倭,他可以提拔俞大猷戚继光这样的猛将。

为了能抗倭,他可以招募徐渭、文徵明这样的贤才。

为了能抗倭,他可以将自己都豁出去,在明史中也说,查抄胡宗宪家产的时候,他家中无余财,确实是清正的官员。

也正是他这样的性格,才能终结嘉靖朝的倭乱,也正是他这样的性格,最后才不能善终。

但换句话说,若不是胡宗宪,倭乱还能解决吗?

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苏泽自然不想要做胡宗宪这样的人,但是这也不妨碍他愿意帮助胡宗宪抗倭。

两名大员交谈,自然也少不了朝局。

如今朝堂上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前吏部尚书李默被罢官下狱,而最新的消息是李默这样的大员竟然死在了狱中。

朝廷中议论纷纷,都开始攻击是严嵩迫害李默而死。

紧接着,按照严嵩的推荐,以大学士李本掌吏部事,开始对京师官员进行吏部考察,也就是所谓的“京察”。

这一次京察中,六部九卿衙门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