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5节(2 / 3)

加入书签

气活的,比这些平日里疏于训练的官兵可要强壮多了,胥吏和官兵见势不妙,立刻连滚带爬的逃出了码头。

盐工们取得了胜利,他们一边欢呼,一边围绕在颜钧身边。

“先生!我们愿意结为乡约,想要请先生担任我们的约长!”

颜钧看了看这些辛苦的汉子,最后还是点头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做你们这个约长。”

众人纷纷欢呼起来。

但是颜钧最为和官府有过多次斗争经验的人,他立刻说道:

“漕运衙门不会善罢甘休的。”

众人看向颜钧。

颜钧开始说道:

“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罢市要向城内百姓说明理由,取得百姓的支持,要不然就会被官府说成是聚众叛乱。”

“工有工德,卖力气养家糊口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不是不愿意给朝廷拉纤,而是反对这种强征,所以要把舆论造出去!”

“先生高见啊!”

颜钧很快点了几个粗识字的盐丁又说道:

“不仅仅是要宣传,我们也需要口号。”

“口号?”

颜钧点头说道:“有了口号,我们的意见就能很好的传播,也能让更多的人知道盐丁的要求。”

“我看就用‘上工吃粮,天经地义’这个口号。”

盐工们听着这个朗朗上口的口号,纷纷举起拳头表示赞同。

颜钧继续说道:“官府恐怕不会善罢甘休,我看不如将家人接过来,占了盐场码头,一定要等到官府满足大家的要求这才散去。”

众盐工更是纷纷赞同,他们连夜将家人接到盐场码头,又强行驱赶了码头上的官兵,打出口号开始罢市抗议。

盐城漕运衙门本来是不以为然的,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些盐工抗议的决心非常大,而且他们罢市严重影响了盐城的漕运。

上上下下的压力都聚集到了漕运衙门这边,就连盐城府县衙门的官员也看不惯漕运衙门的做法。

盐工这次的罢市并不是作乱,府县官员自然也乐的袖手旁观,这还是不是你们漕运衙门逼迫太甚的结果。

而且盐工的诉求也简单,就是要求先发钱再去拉纤,平日里盐城府县官员早就看肥得流油的漕运衙门不爽了。

盐工抗议了五天,漕运衙门最后只能屈服,支付了拉纤费用之后,盐工们这才停止罢市。

颜钧看到了这一次聚众抗议的成果之后若有所思,他悄然的离开了盐城,原来所谓的众道德还有这样的用法。

残余的倭寇、作乱的官军、匪盗,再加上各地团练和罢市的百姓,整个江北乱成一锅粥。

苏泽跟随方望海坐上马车,踏上了返回福建的路。

胡宗宪来访

李贽作为女方家的长辈,也要随着方望海一同返回福建。

方望海如今是正三品户部侍郎,妥妥的朝廷大员了,如今整个户部的岳州乡党全部倒台,剩余的官吏都瑟瑟发抖,方望海一举就掌握了南京户部大权。

方望海在这个基础上,在江南再设置了三座钞关,牢牢把控了江南地区的漕运税收。

等到钞关税收上来,方望海就有了点财神爷的意思。

这一次方望海请假回去给女儿操办婚事,南京六部大员全部都在城外相送,风光一时无二。

从南京乘船开始南下,南京户部督查南方漕运和盐税,职权在南京六部之首,沿途官员虽然知道他是请假归乡,但是也都恭恭敬敬的迎接。

苏泽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顶级大员的待遇,也难怪大明朝的读书人这么想要当官。

在等级森严的体系中,什么层级的人享受什么样的待遇。

方望海刚刚赴任苏州的时候,也能够住宿驿站和船驿,但那时候他不过是小小的新设钞关使,也没人待见他。

如今他是正三品的南京户部侍郎兼管南京户部事务,沿途住宿船驿的时候,都有官员络绎不绝的上门拜访。

等到从南直隶进入浙江,后面听到消息的官员更多了,方望海不得已让管家只收下拜帖,将一些官职低的客人挡住。

甚至还有不少官员听说方望海是回去筹备女儿的婚事,偷偷塞上礼物的,不过都被方望海退了回去。

方望海这次回乡是请假,作为在职的官员他是可以乘坐官方的船只的,也可以停靠在驿站休息。

这次的路线和苏泽当时北上的路线差不多,从江南沿着运河抵达衢州,再翻过山进入福建就行了。

其实这时候已经有船只停靠在上海码头了,不过这年头海上运输的风险还是很大的,经常有航行翻船的危险,所以方望海还是执意走漕运和陆路。

海运不安全,这也是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的看法。

不过也确实如此,就连苏泽穿越前的时代,在卫星定位和现代航运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依然会有船只遇难的事情发生。

在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