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6节(2 / 3)

加入书签

外,苏泽却得到了江南读书人的称道。

《南柯梦》已经连载过半,这篇辛酸讽刺的传奇戏剧再次和《牡丹亭》一样风靡江南,江南的戏班都开始排练这剧,其中经典桥段更是被排成折子戏,不断的上演。

江南本来文风昌盛,能认字的人就多,南柯梦也都是通俗的白话,《警世通言》的销量一涨再涨,每一期出来都供不应求。

庞大的销量让江南所有的读书人都认识到,只要自己的文章能登上《警世通言》,那就能一夜名扬整个江南。

苏泽作为《警世通言》的主编,在江南的地位愈发的微妙起来,隐约竟然有了几分文坛宗主的意思。

除了《南柯梦》之外,苏泽还在《警世通言》上写了一篇文章,名为《儒商勘记》。

这篇文章的体裁也非常的独特,是用最简单的问答形式,提问者化名“愚叟”,而作答的则是太仓王家的二房。

太仓王家的生意大部分都是二房在操持,愚叟提问,王家作答,王家带头缴纳钞关税,被宣传成了儒商为国分忧,主动认缴商税。

同时整个文章提出来“儒商”的道德,最重要的就是“纳税光荣”这个说法。

商人通过生产运输货物赚钱,合法纳税的商人和勤劳种田的农夫一样,都在给朝廷做贡献。

“重信轻利”,“反馈乡里”,“爱护雇工”,这些也被作为儒商的道德被提了出来。

同时《警世通言》还将《儒商勘记》这个栏目固定下来,以后会定期采访江南能符合儒商标准的商人,已经被采访的儒商,也被当做儒商典范列在文头上。

“商有商德”,这句话迅速引起了江南商人的火热讨论。

就在七月流火,天气渐凉的时候,锦衣卫千户朱七带着缇骑,闯入了南京城。

晚年不详

朱七是世袭锦衣卫千户,深得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的看中,是锦衣卫八虎之一。

嘉靖朝的锦衣卫,因为陆炳的存在,地位压过东厂,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特务机关。

原因自然也是很简单,陆炳不仅仅是嘉靖皇帝的发小,在壬寅宫变的时候,陆炳闻讯第一个赶去救驾,光是这些功劳,就足以让陆炳成为嘉靖皇帝身边最被信任的臣子。

特务这份工作,比的自然不是谁的能力高,比的也不是谁的资历深,而是比的谁更受到皇帝的信任。

很显然锦衣卫有陆炳这位爷在,曾经煊赫一时的东厂也只能趴下来当小弟。

这一次派遣锦衣卫东厂去抄家,也是以锦衣卫为主,东厂为辅助。

朱七办事妥帖,深得陆炳信任,才得到了这份差事。

朱七带领缇骑进城,陆大有才从秦淮河的坊船上醒来。

作为掌管漕运的户部侍郎,陆大有十天有六天都会在秦淮河上“办公”,好叫体会到这“漕工摇橹”的辛苦。

这一次自然也是岳州同乡买单,在南京这些年,陆大有和自己的恩师一样,爱提携同乡,却总觉得家中那糟糠之妻泼辣,湘妹子还是比不上江南的美人温柔。

宿醉未醒,陆大有听到属下来报,说是有锦衣卫去了户部衙门。

听到这个消息,陆大有一个激灵,来的这么快?

陆大有自然想不到这些锦衣卫是来抓自己的,还以为是自己的弹劾起了效果,皇帝派锦衣卫过来捉方望海,先来南京户部了解情况。

陆大有一个激灵,他立刻让人备轿,火急火燎的前往南京户部衙门。

南京户部衙门距离秦淮河不远,这条街在后世依然叫做户部街,等到陆大有匆匆忙忙的走进户部衙门,就看到一个身材挺拔,美须美髯的锦衣卫坐在住客的椅子上,而自己的老上级户部尚书方钝一脸铁青坐在正座作陪。

等到陆大有进来,看到陆大有正三品的官袍和补子,朱七站起来说道:“你就是南京户部仓储侍郎陆大有?”

锦衣卫千户虽然级别不高,但毕竟是朝廷钦差,陆大有不敢怠慢立刻说道:“正是下官。”

“来人!带走!”

朱七懒得废话,直接挥手,两名缇骑上前,直接将陆大有钳住。

陆大有早就已经被酒色掏空了身体,哪里能够抵挡住锦衣卫的抓捕,一下子就跪在了地上。

他不敢置信的说道:“钦差大人!我是陆大有啊!”

朱七冷冷的说道:“上命,抓的就是陆大有,尔等私吞常平仓的漕粮,已经被人检举到了陛下面前,证据确凿!我等就是来追缴脏银的!”

陆大有的脑子嗡嗡的,他本能的大呼:“冤枉啊!必定有人诬陷我!恩师,救我!”

方钝木然的坐在主座上,没有任何的动作。

陆大有歇斯里地的说道:“是不是方望海!他戕害百姓私练乡勇图谋不轨!是他报复我!”

朱七曾经抓过很多大臣。

比如去年和张经一起处决的杨继盛,这位敢于抨击时政,和严嵩对抗的知名大臣。

被抓的时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