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3节(2 / 3)

加入书签

中有闽人三十六姓这种早期的移民,也有因为中原动乱活不下去出海谋生的大明人,自然也是以福建人为主。

这些移民在琉球建造宗祠,建造庙宇,形成一个个乡党血缘组成的圈子,已经是琉球非常巨大影响力的势力了。

首里城,这是琉球的王城,是完全按照大明朝藩王府邸的规格建造的。

当年为了建造这座王城,永乐帝专门从闽广征调工匠,远赴琉球建造了这座宫殿。

当今琉球的国主姓尚,琉球本来是三国鼎立,永乐皇帝册封的琉球王是中山武氏,在宣德年间巴志起兵夺了武氏的鸟位,宣德帝赐姓“尚”,传承至今。

国主姓尚名宁,因为琉球不用太监,所以王城内都是女官。

在女官的引导下,这位尚国主走过王城一处偏僻的回廊,走进了一座庭院中。

这座庭院和首里城的明式建筑群不同,这是一座典型的倭国建筑!

而且这座倭国的建筑看起来很新,应该是最近才建造完毕的。

尚国主走进了这个庭院,就听到一声暴喝:

“尚国主!还要留我等到什么时候!若是再不臣服,我岛津家督将亲率舰船,踏破你的首里城!”

说话的是个留着倭国武士发型,身穿倭人服饰,佩戴一把长长倭刀的倭人武士。

原来尚宁虽然对外说杀死了倭国的使节,实际上并没有敢下杀手,而是将他们囚禁在了王城内。

为了不得罪这群倭人使节,尚宁还建造了一座倭国风格的庭院,每日还奉上美女,专门供他们居住。

身为一国的国主,尚宁这么憋屈,也是形势所迫。

尚宁已经不止一次派遣使者,向大明朝求援。

可是大明朝的海道官员先是拒绝递送琉球求援的国书,在尚宁重金贿赂下,才算是勉强将国书送到了京师。

嘉靖皇帝的处理结果是——“不报”,也就是已阅不回的意思。

尚宁曾经三次派遣使者递送国书求援,结果都是一样的“已阅不回”。

这之后大明朝沿海的倭乱愈演愈烈,倭寇甚至打到了南京城下,这下子琉球国主彻底死心。

大明朝都没办法处理自己境内的倭寇,更别提出兵帮助琉球了。

眼前这个跋扈的琉球使者名叫肝付宗秀,是当今倭国九州萨摩番大名岛津贵久的家臣。

肝付宗秀抵达了琉球之后,尚宁也不敢直接接受倭国的威胁,改为向大明朝贡。

但是也不敢驱逐肝付宗秀,于是建造了这座别院让他们暂住。

如今肝付宗秀已经在别院中住了一个月了,对于尚宁国主迟迟不给答复,这帮倭国使节已经越来越没有耐心。

昨天肝付宗秀砍杀了侍寝的琉球美女,又带领属下扣留了送食物的女官,逼着尚宁过来见面。

尚宁苦涩的看着这群嚣张的倭国使者,肝付宗秀拔出倭刀说道:

“琉球自古以来就是萨摩岛津氏的附庸,家主召见你去鹿儿岛觐见,为何推三阻四?”

肝付宗秀声色俱厉,但是滑稽的是他说的是字正腔圆的汉语。

而琉球国主尚宁的回答也都是汉语,在大明朝构建的朝贡体系中,汉语是最通用的外交语言。

听说要去鹿儿岛,尚宁更是微微发颤,他又不是傻子,要是去倭寇的地盘,肯定要被当做人质,要遭受更大的屈辱。

可是现在琉球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尚宁脸色煞白。

肝付宗秀收起倭刀,他知道自己的恐吓已经达到了目的,他说道:

“若是国主不去,那就请世子去一趟好了。”

就在尚宁快要答应下来的时候,一名女官匆忙的走过来,在尚宁耳边说了两句。

尚宁立刻抬起头,对着肝付宗秀说道:“府中有急事,请贵使稍待片刻!”

说完之后,尚宁脚步匆匆的离开了庭院。

杀倭使!

在林长靖的带领下,苏泽和林默珺来到了首里城的王宫前。

看着这座典型的大明风格建筑,林默珺终于知道苏泽所说的“琉球多类中华”,琉球是有多么相似中原了。

苏泽看着这座制式和大明藩王府邸一样的琉球王城,心中也是颇为感慨。

其实中国文化的扩张,并不是后世感觉得那么内敛温和,而是非常霸道,并且具有很强大的同化能力的。

东亚地区所有和中华文明有接触的文明,无一例外都会被中华文明同化。

在近代之前中华文明一直都是东亚诸国的老师。

就连看起来更加印度化的东南亚,在朝贡制度建立起来后,也日渐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

这些国家都选择向大明朝贡,接受大明的典章和制度,却没有选择效忠他们文化上的宗主国印度,已经说明中华文明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只可惜大明朝坚持禁海制度,又对移居海外的侨民不闻不问,等到欧洲人来了之后,这些藩属国逐渐成了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