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4节(2 / 3)

加入书签

福建的水患。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只看到一名小沙弥手里捧着果盘,红灿灿的荔枝非常的诱人。

“施主,这是寺中荔枝树上结的果子,已经用井水镇过,方丈让我等送来给相公们尝尝。”

苏泽感激的收下了荔枝,向小沙弥问道:“寺内还有荔枝树吗?”

“有的,据说一颗荔枝树唐代就种下的,每年结的果实全寺都吃不完,相公这盘荔枝就是从那颗树上摘下来的。”

七月份的荔枝已经到了尾市,但是这西禅寺的荔枝依然甘甜可口,冰镇之后更是消热解暑。

苏泽再次向小沙弥道谢,又请他打来一些井水泡着,等着陈朝源他们回来再吃。

黄时行自然不可能住在寺院,他包下了距离贡院最近的客栈魁星楼的套房,此楼距离贡院最近,上一届的乡试解元也曾经住在这里。

黄时行也有些肉疼,但是为了能尽快拿到张思敬传递出来的卷子,他只能花高价订了魁星楼的套房。

参加乡试的考生们,有的留宿于青楼,沉溺于温柔乡中;有的忙着摆摊卖货,想要趁着乡试大赚一笔;有的还在住处刻苦攻读,认真准备乡试;有的呼朋引伴,忙着结交新的朋友。

在南平的矿坑铸币厂中,陶公公看着黄橙橙新币。

这一批新币铸造出来之后,陶公公就拿着朝廷的命令,调集福建官办铁厂和矿坑的工匠,在福建水力充沛的地方再建造五座新的铸币厂。

而这一次陶公公更是明确表示,所有来铸币厂干活的工匠都有薪水的。

陶公公又向福建布政使衙门移文,请各地府县衙门征调民夫,治理福建境内的主要河流!

端午节事情太多了,最近也有些卡文,先不求月票了。

乡试开始

福建布政使司接到了陶公公的移文,内心是崩溃的。

你一个太监,好好勒索地方不好吗?为什么要修水利?

这水利是你一个太监能修的吗?多少饱读诗书的文人都修不明白的东西,你一个太监也要玩?

可是陶公公是皇帝的钦差,而之前的圣旨中也说了,要福建上下配合陶公公整顿钱法。

这移文中抓住修水利是为了“疏通钱法”,福建布政使王国帧只能喊来幕僚和布政使衙门的属吏,一同商议陶公公的移文。

亲近下属看完了移文说道:“道台大人,以卑职看,就从了那陶公公吧。”

大明的版图划分是两京十三道,南北直隶为京,其他省也称之为道。

布政使是一省的文官长官,也被称之为道台。

又一位王布政使的幕僚开口了,这位白胡子的老秀才说道:

“这陶公公是钦命皇差,又有皇上的旨意,要是公然抗命恐怕要被他上密揭弹劾啊。”

王布政使听到这里立刻就怂了。

虽然从行政上说,王布政使是大明朝的封疆大吏,是妥妥的正二品高官,但是人家陶公公有资格上密揭啊!

做官做到了一省的道台,再升迁就只有六部尚书或者进内阁了。

这一步登天,官员能力和考核成绩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的就是皇帝的想法。

要是被这死太监上了眼药,日后影响王大人再进一步,那可就没有后悔药吃了。

王布政使点点头,算是定下了调子。

这下子众多幕僚和属吏就知道要怎么说了。

布政使衙门中负责水利设施的典史说道:

“道台大人,这修水利最大的问题是花钱,既然陶公公愿意出钱,我们布政使衙门只需要下一道公文即可。”

王布政使也点头,往日有公公下来办事,布政使司都要准备一大笔钱来贿赂他们,原本王布政使都做好了出血的准备了。

可没想到陶公公根本就没有来福州城,只是行文让福建臬司将存铜送到南平矿坑,也没有敲诈其他衙门,只是安心躲在山里玩铜。

现在陶公公只是让布政使司衙门下个公文,让各地募集民壮修水利,这钱也不用省里出,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王国帧恍然大悟,是啊,这么简单的事情配合一下就可以了,反正又不要自己出钱。

王布政使立刻让属吏起草好了命令,然后加盖了布政使衙门的官印发给各府,再由各府衙门快点发到各县执行。

府衙县衙接到了这份公文也是摸不着头脑。

你陶公公好好的铸钱,怎么又扯到了水利上啊。

但是府衙县衙的想法也和王布政使差不多,反正布置给我的工作按照要求下发就好了。

就这样,南平县的县衙外墙上,贴出了县衙招募民夫,要重修闽江河堤的通告。

和往常不同的地方是,这一次官府不是摊派徭役,而是有偿招募民夫,不仅仅在告示上写明了每个月的薪水,还写明了工程期限,甚至连需要的民夫人数都写的清清楚楚的。

南平县的百姓将信将疑,但是很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