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2节(1 / 3)

加入书签

银价飞涨,铜钱飞跌。

以铜钱为主要货币的普通百姓财富被劫掠,而那些有存银的大家族,或者提前得到风声用铜钱换银子的家族,都从这场货币危机中大赚了一笔。

不过这些大家族手里捏着铜钱,却还等着再赚一笔。

他们在等待朝廷铸的大钱,每次朝廷铸钱,都会强行命令铜钱和银子的比价,要求市场上按照这个比价交易。

回收旧货币,强行使用新币,是为了推行新币的常见操作。

这时候这些掌握了铜钱的大家族,就可以跟着官府私铸新钱,然后拿着新钱去抢劫其他人的财富。

对于黄时行这样的消息灵通的豪绅来说,这次铸钱就是双赢,豪绅们赢两次,赢麻了。

在第一次宋钱大跌的时候,苏泽写信给林默珺,让她不要在这个时候用银子换钱。

苏泽还给背山村、孙典史家等长宁卫附近几个庄子的人写信,让他们不要胡乱花银子。

在这场旧钱贬值的恐慌中,众人还是选择相信了苏泽,没有动用手里的银两。

这场朝廷废旧钱谣言引发的骚乱还在继续,等到了六月份的时候更是席卷了福建全境。

这场狂欢中,黄时行将自己这一房手上的白银,全部都换成了铜币。

除此之外,黄家在城外的庄子里,堆满了开炉用的煤炭,黄时行还请了好几个懂得铸币的匠人,直等到朝廷发行的新钱面世,就立刻跟着仿制!

整个六月,苏泽一直在县学读书刷科举技能,其他学子都有些心不在焉了。

县学读书的生员中,自然是寒门子弟居多,他们不像黄家那样这么大的胆子,有能力私铸新钱。

但是找到认识的大家族入股,请别人带着自己赚一笔,这还是能做到的。

按照黄时行请来的算学先生估算,若是操作好了,手上这笔铜钱就能翻个三倍四倍的利润,将花出去的银子,成倍赚回来。

这期间韩历和于宗章还找到苏泽,说自己有路子可以赚钱,问苏泽要不要入股。

苏泽自然是一口拒绝,还劝说他们不要在这个时候将银子换成钱。

但是忠言逆耳,在家产翻倍的诱惑之下,两人到底有没有听进去苏泽的话,就不是苏泽能够操心的了。

等到六月底的时候,朝廷命令陶公公铸币的旨意传到福建,省内这些大户已经完成了旧钱的囤积,就等着仿制新钱再赢一次了。

接到了旨意的陶公公,第一时间找到了苏泽。

“苏先生!苏先生!朝廷准了!”

陶太监热泪盈眶,他死死地拉住苏泽的手,第一关已经过了,但是铸造新钱才是最重要的一关。

只有铸造出好用的新钱,并且在福建稳定住新钱的价值,他这趟差事才算是圆满完成。

陶太监只恨自己没有读过书,没资格升入司礼监,不过这份功劳也能让他生成宫内司署的管事太监了。

“还请苏先生帮忙,筹建铸币厂!”

苏泽也拱手说道:“钱法朝廷大计,苏某义不容辞!”

陶太监又从袖子里掏出一份长卷。

“这是苏先生要的全福建水文图。”

苏泽默不作声,古代地图可是机密,这份水文图全福建只有布政使司衙门才有。

这都是造反的重要资料啊!

苏泽不动声色,收起水文图说道:“请容苏某研究一下,看看哪里合适建造水利工坊。”

“苏先生拿去好好研究,先让矿坑那边的工坊开动就行。”

苏泽接着说道:“以福建臬库的存铜,想要铸造一省的钱币还是不够,先前公公说从市面上收购宋钱的事情?”

说道这里,陶公公气不打一出来说道:“也不知道哪里的谣言,说朝廷要废宋钱,这些大户收购了大量宋钱,咱家让官府去换,他们也推诿扯皮,着实可恶!”

“咱家看来,这些大户就是屯着宋钱,准备新钱发行跟风私铸再赚一笔!”

苏泽微微一笑,这个结果是他早有预料的,福建大户都等着这次机会发财呢。

“公公,以往朝廷推行新钱,都是怎么将钱投放到市面上的?”

钱铸造出来,要在市面上流通起来才有价值。

陶公公说道:“自然是强行命令百姓使用新钱,强行兑换新钱。”

苏泽感慨,果然太监就是直白。

苏泽诱惑的问道:“公公,您想名留青史吗?”

大撒币工程

陶公公虽然是个太监,他贪财,他爱权,但是谁又能拒绝名留青史的诱惑呢?

就算是太监,也想要在历史上留一个好名声。

陶公公看着苏泽,要是别的读书人劝谏他做点好事名留青史,那陶公公肯定是不会理睬的,从宫里激烈斗争中爬上来的陶公公,并不相信那些心眼子多的读书人。

但是苏泽不同,他和那些总是圣人教导的读书人不同,他从没有和陶公公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