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7节(2 / 3)

加入书签

泽立刻了然,这就是嘉靖皇帝的“驭下之术”了,皇帝提出一个目标,反正就交给下面去做。

至于这个目标能不能达成,嘉靖皇帝自然是不会“操心”这些细节了。

如果做的好了,自然是嘉靖皇帝领导有功。

如果做不好了,那就是下面办事的人做的不好。

若是激起民愤,那就杀了下面办事的人好了。

嘉靖皇帝做甩手掌柜,也不会帮下面解决任何问题。

只要不参与具体的事情,那就永远都是至圣至明,永远不会犯错。

也难怪这位陶大珰求到胡公公门上,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ps1:关于186章诸葛亮和王安石的评价,来自明末王夫之的《读通鉴论》,王夫之还锐评了另外一名变法家,我贴出来吧。

《读通鉴论》:“申、商者,乍劳长逸之术也,无其心而用其术者,孔明也;用其实而讳其名者,介甫也(王安石);张居正之挟权势者哉!”

张先生的名声在明末臭不可闻,自然有些王夫之的人身攻击在里面的了,他的话也不能完全接受。

这个有两个故事。

第一,这道题是清末最后一场科举的考题,大家看看能得多少分。

第二,刘和平,也就是大明王朝1566的作者,原本创作大明王朝是准备出续集的,续集是以张居正为主角的,所以大明王朝张居正的戏份很多。

但是在创作过程中,刘和平读了这段,结合其他史料,改变了对张居正变法的看法,也决定不再写大明王朝续集了。

有视频访谈,感兴趣的大家可以看看。

张居正变法,这也是网文不能触碰的禁区,大家自己辨析吧。

ps2:

嘉靖朝最得势的太监是黄锦,大明王朝电视剧的吕芳是刘和平编的,原形应该就是这个李芳。不过李芳是隆庆朝得势的。

ps3:向一位读者道歉,广西狼兵在近现代斗争中牺牲很大,这是明史记载的,肥鸟也绝对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不入宫可惜了!

苏泽赶到了矿坑之后,见到了一个干瘦的老太监,他站在胡太监身边佝偻着身体,眉眼都挤在一起。

这应该就是小尤公公说的陶大珰了。

苏泽上前,陶大珰也是眼睛一亮。

苏泽的气度不凡,看了就让人觉得可以信任,这让已经算是病急乱投医的陶大珰有了一丝希望。

陶大珰也没想到这事情这么难办。

本以为是个赚钱的差事,为了能抢到这个差事,老太监几乎散尽了积蓄,这才在干爹李芳的推荐下,成了福建铸钱督办太监。

可等到陶太监来了福建之后,见到了福建的铜储量之后,直接就傻眼了。

按照福建所储存的铜,根本发行不了那么多的钱币,根本完不成朝廷的要求。

这下子别说是从中大赚一笔了,就连完成朝廷既定的发钱任务都难。

陶太监很清楚太监的定位。

太监就是皇帝的家奴,外朝文臣是皇帝家的掌柜的。

掌柜的做不好事情,只要不是涉及太大的问题,顶多就是解雇。

大明朝虽然不像是宋朝那么优待士大夫,但是大臣做不好事情要么是贬谪,最多也就是判个冠带闲住(剥夺职务保留官员身份提前退休),削籍为民就算是很严厉的惩罚了。

可是太监办不好事情,那可是要死人的。

办不好事的太监,总免不了北镇抚司走一趟。

这趟铸币的差事多少人盯着,要是办不好首先宫里的同行就要上眼药。

科道言官对于铸钱这件事也是争论不休,也有不少言官反对铸钱,更反对皇帝派遣太监主管铸钱,要是福建的钱没弄好,那科道言官也不会放过自己。

其实铸钱这事情每次都办不好,陶太监也明白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给皇帝搞钱。

铸钱只是幌子,搞钱才是手段!

就算是福建钱法混乱,只要搞到了钱,他陶太监返回宫里就能活命,如果搞的多了,再疏通一下关系,不仅仅自己能贪墨下来,还能在皇帝心中留下一个“能干”的评价。

可如果搞不到钱,还将福建的钱法弄乱了,那陶太监怕是回不了宫,直接被皇帝推出来承担罪责了。

陶太监看清楚了福建的账本后方寸大乱,慌不择路的来到了胡太监这边求助。

胡公公向陶太监推荐了苏泽,说这是南平县有本事的读书人。

其实陶太监本来对于一个县城读书人也没有太高的期待,但是见到苏泽之后就心生好感,拉着苏泽的手说道:“听闻胡公公说苏相公是位有本事的人,此次杂家督办福建铸币,请苏相公救我!”

苏泽连忙说道:“苏某可担不起大珰口中的相公,我们进去商议吧。”

来的路上,苏泽已经想了好几个方案,众人进了矿监的会客厅,小尤公公奉上了茶之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