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4节(1 / 3)

加入书签

县试就已经开始糊名了,这牌子就是苏泽的准考证号码,他在县试卷子上不能写自己的名字,就只能写甲六这个号码。

县试考三天,但不是连续考的,考一场休息两天再考。

考过一场会放一次榜,只有通过的考生才能考下一场。

除了最后一次的正式放榜,前两次放榜也只会写通过考生的考号。

苏泽接过了木牌,老吏又谄媚的说道:“甲六是去年案首的考号,祝愿苏公子考运如虹!”

好嘛,这不就是退役明星的球服号码吗?这也能当做人情来送?

陈朝源和林清材也登记完毕。

陈朝源是甲十八,林清材是丙七。

陈朝源看到苏泽的号牌:“恭喜苏兄了,甲六可是去年案首的号牌。”

陈朝源低声说道:“若是往日,这号牌至少要五两银子。”

苏泽现在也不是以前那个穷鬼了,但是他还是被这五两银子惊到了。

这么一个号码五两银子?

陈朝源低声说道:“去年案首的号牌五两银子,考上童生的号牌四两银子,只考过府试的号牌三两银子,仅考过县试的号牌二两银子。”

“若是来的晚了,花钱还买不到呢,看来是有人打过招呼了。”

苏泽也是无语,果然大明朝的衙门是明码标价,果然是“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

果然还没到门口,就见到县衙衙役陈伯飞站在门口,他笑着对苏泽说道:

“苏相公,拿到号牌了?”

苏泽这才知道这是陈伯飞打的招呼,陈伯飞拱手说道:“祝苏相公高中案首!”

接下来几天,苏泽都在认真读书刷题,林德清送来了最新的《时文选刊》,这都是南北直隶进士当年参加科举时候的八股文合集,苏泽照着题目写了几篇文章,又仔细揣摩题目的真意,又涨了不少科举技能经验。

【摹写八股,科举技能+30,lv6,993/3000】

lv6的科举技能参加县试绰绰有余了,不过苏泽的目标是八月份的秋闱乡试,按照现在这个进度,勉强能在乡试前将科举肝到lv10

苏泽看着面板:

苏泽,男性,25岁。

智力:12

力量:11(前文勘误,是11)

敏捷:6

魅力:6

剩余属性点:0

看来剩下的都要加智力属性点了。

二月五日,惠民药局黄提举送来一只香囊,转眼就到了县试前的日子。

前文勘误,力量是11,前文已经改了。

抱歉抱歉。

县试

苏泽看着香囊上的刺绣,好半天才认出来,这大概是鲤鱼?

鲤鱼跃龙门,这是大明对读书人最吉利的祝福。

唐人尤其爱鲤,以鲤鱼为祥瑞,高官要佩戴鱼袋,鱼袋中要装鱼符。

这种风潮传到倭国,有男孩的倭国家庭,端午节这天要在家门口立鲤鱼旗,也是取的鲤鱼跃龙门的寓意。

如今大明官员已经不用鱼袋了,鲤鱼图案的香囊则成了应试士子们讨吉祥佩戴的平常事物,颇有一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味。

只不过这方小姐的刺绣,实在是一言难尽。

勉强能认出是鲤鱼,针法也是歪歪斜斜的,风格上颇有些后世搞笑表情包的感觉,苏泽忍住笑意,虽然这香囊的样子丑,但是味道清新淡雅,足以见到这位知府家大小姐在香道上的造诣远超女工刺绣。

县试前两天,林良珺和长宁卫办事的人一起找到了苏泽,小萝卜头从袖子里掏出一个香囊递给苏泽:

“这是我哥给你的。”

又是香囊?

苏泽接过香囊,同样绣着一条鲤鱼。

如果说方若兰的绣工是带着一些抽象艺术的元素,可以归结于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的话。

那林默珺的绣工就是大开大合,进军到象征主义的高度,横平竖直的走线,颇有些后世军品的简约风格,如果不是苏泽理解能力出众,怕是无法想到这是一只鲤鱼。

哭笑不得的收下香囊,苏泽只好将两个香囊都佩戴在身上。

到了县试这天,考院门口已经站满了应试的士子。

整个南平县的读书人齐聚于此,苏泽放眼看去,大部分都是稚嫩的面孔。

童子试还是童子居多啊,那种皓首穷经的老童生也不是没有,但是在福建毕竟商业气氛浓郁,总是科举不第基本上也都转行了。

考院在县城的东南门附近,这座建筑的唯一用途就是举行科举考试。

县试和府试都会在这里进行,为了防止考试作弊,负责主考的县令和监考官,以及礼房挑选出来誊抄卷子的书吏,都会提前关在考院中。

虽然只是县试,程序上已经很完备了,至少形式上没有作弊的空间。

负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