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1节(2 / 3)

加入书签

来了劲道:“说出心里话了?你也要纳十几岁的小妾是不是?你们男人是不是都爱十几岁的?”

方知府拂袖道;“不可理喻!”

两人吵吵闹闹了一番,最后方知府拂袖而去。

李夫人虽然战胜了对手,但是也有些乏了,她打了一个哈欠说道:

“这苏泽确实不错,若是明年能中举人,那也勉强合格,娘回房睡了。”

方若兰站起来,盈盈的行了一个万福,将母亲大人送走之后,带着侍女收拾凉亭。

方若兰的耳根依然是红的,她回想起在惠民药局遇到苏泽的那几次,心中也微微有些波澜。

舅父回过来的信中,也对苏泽的文章大加赞赏。

方若兰自小就和舅父亲近,他舅父虽然科举只是个举人,但是学问上却要远远超过方知府。

看了看天上的满月,方若兰返回房间中,她想了想换上了男装,带着侍女向府外走去。

“小姐,您真的要偷菜啊?”

方若兰脸上羞红,她也是从舅父的来信中知道有这么一个民俗。

民间没有出嫁的女子,会在中秋的夜里出去偷葱,寓意能够嫁一个好丈夫。

方若兰以前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夜里出去偷别人家院子的葱,让方若兰有一种做坏事的刺激感。

悄悄走出知府后衙的偏门,方若兰回忆哪家人种了葱。

知府衙门附近住的都是城里的贵人,自然没人在家里栽葱。

方若兰突然想到了县学中海瑞开的几亩地,那个古怪的县学教谕不是种了菜吗?偷他的!

府衙距离县学不算远,方若兰带着同样女扮男装的侍女走在路上并不显眼。

中秋本来也有女子夜游的传统,有些普通人家的女子,干脆就穿着女装在夜里游行,沿途看到年轻的男子还大方的看过去。

方若兰女扮男装,又在夜色中看不清楚,就这样受了不少的媚眼。

不过今天的街道也不算暗,有钱人家都在家门前搭起了瓦塔,用瓦片搭起来的小塔上放着可燃的东西,点起来的火焰冲出好高,这是福建地区特有的民俗,瓦塔的火焰寓意节节高,越是大户人家的瓦塔规模越是大。

方若兰终于走到了县学边上,她绕进县学中,紧张的摸着自己的胸口。

县学中黑漆麻乌的,海瑞为了省钱去掉了县学中的灯火,方若兰的贴身侍女胆子小,方若兰就将她留在了县学门口放风。

县学的结构和衙门也差不多,方若兰好不容易找到了后院的农田。

与此同时。

苏泽在街上逛了一圈,这中秋热闹的景象让他涌起了思乡之情。

这故乡到底是长宁卫,还是穿越前那个故乡呢?

两个地方重叠在一起,苏泽有些意志阑珊。

加上他走在路上总是被那些夜游的女子注视,苏泽很快就返回了县学宿舍。

刚刚准备休息的苏泽,突然听到了县学中有些动静。

如今县学已经空了下来,延平府学也不愿意挤在县学里,府学教授们住进了城北的一座寺院中。

延平书院也同样搬出了县学,如今他们只有讲学的时候才来县学。

县学生住在校舍的人本来就少,苏泽看到有人偷偷摸摸的走到了县学后,那里是海瑞住的地方,难道有人潜入县学偷东西?

越想越有可能,苏泽回到屋子里拿起木棍,又找来一根火把,随着方若兰走进了后院。

“什么人!”

苏泽高高举起火把,吓得方若兰一脚踩空,发出一声惊呼。

苏泽见到有动静,立刻冲过来,火把瞬间照亮,就看到一张惨白的俏脸正在疼的呼气。

这不是方公子吗?

苏泽看着方若兰手上的菜,一下子明白了她是偷菜来了。

苏泽也知道中秋偷菜的习俗,没想到堂堂知府家女儿也这么恨嫁?

苏泽其实早就猜出了方若兰的身份,能影响府衙的年轻女人,除了方知府的女儿还有谁。

方知府一家刚进城的时候,苏泽就在城隍庙附近见过方若兰一眼。

“方公子?”

方若兰恨不得羞得钻进地里,她很想要质问自己,为什么鬼使神差的要到县学偷菜的。

这下偷菜被抓了个现行,脚还扭了,实在是太尴尬了。

苏泽好歹还有些情商说道:“方公子要见海教谕?教谕出去赏月去了。”

方若兰也借坡下驴,扶着脚裸说道:“海教谕不在吗?那我就回去了。”

“等等,你扭伤了。”

苏泽本能的伸手,一把抓住了方若兰的脚裸,然后用正筋骨的手法一抓,他的“医学”也刷到了lv2,一摸就知道方若兰骨头没有受伤,就微微用力将她的脚裸拉伸了一下。

方若兰的脸完全红了,苏泽是本能的动作,可是在这个时代女子的脚可不是别的男人能随便抓的。

方若兰被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