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节(1 / 2)

加入书签

物理学的原理往往简单易懂,后世每年的高考物理题还是有人讨论,数学题就没人关心了。

没想到苏泽还会修水利,何良俊对他的评价更高了,就连陈默群觉得苏泽是个人才了。

齐家治国平天下,造福乡里本来就是读书人的政治正确。

到了长宁卫后,苏泽又带着两人参观了卫学,陈山长当场慷慨解囊,要给长宁卫卫学捐赠一些书籍和文房四宝。

对于这两位刚刚投了钱的天使投资人,苏泽吩咐林彩娘杀鸡摘菜,盛情款待了两人,一时之间自然是宾主尽欢。

与此同时,南平县。

黄时行满怀期待的站在何良俊的门前,好不容易从门子那边打听到消息。

“什么,拓湖先生出游了?”

“去哪里了?长宁卫?”

ps1:

推步聚顶术

显微镜下大明,帅嘉谟丈田的算法。

这部剧还挺好看的,推荐

ps2:

苏州码子,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如今一些地区还会用这种符号。

查了资料大明朝的数学确实不差,可惜了。

打擂台

黄时行实在是不明白,陈何两位先生为什么会去什么长宁卫。

这几日黄时行可以说是志得意满,靠着赠送《文苑新韵》,黄时行在南平县可以说是名声大噪。

而且算了一下,二百份《文苑新韵》全部出掉了,黄时行“才”亏了五十两银子!

虽然亏钱了,但是《文苑新韵》这样的印刷和装帧,一份的成本差不多就要二两银子。

黄时行还赠送了很多出去,所以最后只亏五十两银子已经是相当厉害了。

五十两银子赢得了全县乃至于全府读书人的讨论和盛赞,黄时行觉得自己赚大了!

今天黄时行来拜见何良俊,就是为了探一探何良俊的口风。

如今南平县城都知道了黄时行的戏文,何良俊此时就应该“慧眼识珠”的将自己的戏文评为第一。

可万万没想到,今天黄时行竟然扑空了。

那就只能明日再来了。

陈默群和何良俊在长宁卫待了半日后,何良俊返回南平县城后就开始闭门不出,琢磨着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编为戏剧。

而苏泽接到了林显亮的消息,听说五十份《拍案惊奇》抢售一空,立刻吩咐姚春和熊五继续加印,这一次苏泽干脆一下子印了二百份,让伙计带到了书店中。

二百份加印的报纸送到书店,南平县城立刻轰动,火爆的销售让林显亮和书店伙计都没预想到,于家书店门口排起了长队。

有人欢喜自然是有人愁,这几日黄时行每天都去拜访拓湖先生,可是何良俊就是闭门不见客。

黄时行花钱贿赂门子,可是无论门子怎么通报,拓湖先生都不肯见他。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黄时行从何良俊家里返回自己家的时候,突然看到了排着长队的于家书铺。

黄时行也是书铺常客,可是他从没见过这么长的队伍,他喊来伴读的书童问道:

“今日是怎么了,书铺怎么都排队了,是有什么新书到了吗?”

“小人去打听一番。”

书童挤进了人群,问了半天这才打听到情况,向黄时行回复道:

“回公子,这都是排队买报纸的。”

“买报纸?”黄时行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他问道:

“什么报纸?”

书童说道:“据说是县城读书人弄出来的报纸。”

黄时行有些疑惑,除了自己的《文苑新韵》,也没听说南平县哪个读书人办报啊?

黄时行对书童说道:“你去买一份报来。”

书童费了好大的力气,又加了一两银子,才从一个顾客手中买到一份《拍案惊奇》。

等到黄时行看到泛黄的纸张,没有装帧的大版面,就这,这也能叫报纸?这样的垃圾也值得排队买?

一看到这报纸质量这么差,黄时行更加轻视了。

他翻开拍案惊奇,首先看到的自然就是苏泽的了。

看到苏泽的名字,黄时行几乎是皱着眉将看完的。

确实是好故事,黄时行的眉头更皱了。

这下子黄时行有些慌了,如果这篇改成戏文,那不是爆杀了自己的戏文?

幸好苏泽这家伙写的是,黄时行安慰自己。

接着往下翻,黄时行的血压又上来了。

版三和版四是陈朝源和林清材的戏文,黄时行清楚的记得自己拒了两人的稿子,现如今竟然登在了《拍案惊奇》上。

这苏泽印报,就是为了和自己打擂台?

就你这个报纸,也配和我打擂台?

黄时行脸色铁青,带着书童和小厮迅速回到印刷坊,他喊来印刷师傅问到:

“现在加印,要多久能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