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节(2 / 3)

加入书签

乞丐罗汉脚,都被拉进了军中充人头。”

苏泽这才想起来,大明特色的吃空饷。

大明朝的补给是按照兵额算的,在世代卫所军制的基础上,出现了世代把持军职的军官家族。

大部分军官家族都是尸位素餐的典范,比如这位于指挥使一家。

而各层各级的军官,也都在这种体系下腐化,领空饷就是大明朝军队问题之一。

一种是克扣发到士兵手上的军粮军饷,这种属于基本操作,基本上大明朝的军官都会做。

还有直接虚构一个士兵的身份,然后让自己的家人来领军饷。

还有将扣了士兵的军饷,然后将士兵当做家奴来用的,这种算是普通魔幻操作。

还有将卫所的屯田私自卖给别人,摇身一变成为地主的。

还有直接走私军械的,将盔甲武器都卖掉赚钱的。

开假盐引的,设卡逼捐的,军队从商的,大明朝的军队堪称百“花”齐放。

这么一说,也难怪听说朝廷要派御史来清军,延平卫上下如此惶恐的原因,原来是因为心虚啊。

聊完了倭寇的话题,气氛有些沉闷。

林清材说道:“这么说还是熊兄老家安定,倭寇也不会打到武夷山下啊。”

陈朝源也点点头。

熊岳却叹气说道:“别说了,如今朝廷的茶贡是越来越重了,我家所在的乡中已经有小半人都逃亡到山中,当起了流民,比之沿海还要更乱一些。”

众人一惊,没想到武夷山那边也不安定。

苏泽问道:“这茶贡如此之重吗?”

熊岳点头说道:“听说开国之处废团贡散,虽然也贡,但那时候只需要贡到南京,贡茶数量也没现在这么大,算是过了几年好日子,我家祖上也是那时候在武夷山开茶园的。”

“如今贡数越来越大,还需要服役押送到京师,我家那茶园每年光是完成茶贡任务就要忙碌一年,还需要专门付钱请人代役送到京师,再这么下去真的要支撑不住了。”

在明代之前,中原流行的都是团茶。

那时候使用的都是蒸茶的方法制茶,蒸出来的茶苦涩味道重,需要加入各种香料和复杂的制作流程,才能祛除掉茶叶中的苦涩味道。

香料这东西本身就是奢侈品,团茶的价格更是昂贵,制作成本极高,所以茶叶也成为高端奢侈品。

而那时候泡茶的方法也是煮茶法,需要各种茶具和茶杯,上层不仅仅追求喝茶,还发展出了一套点茶品茶的仪式,属于顶层文化人才能玩得起的东西。

而炒茶在南宋也已经出现了,但是那时候都只是普通百姓喝,在上层并不流行。

朱元璋取得天下之后,他不喜欢香味浓郁制作复杂的散茶,就下令将各地茶园进贡的团茶改为散茶,而随着炒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糅青、炒青的工艺流程,减少了炒茶的苦涩味道。

皇室喝散茶,勋贵和大臣自然也跟着潮流,从明代开始散茶开始进入上层社会,也开始在全国流行起来。

宋代的茶具一般都是黑色,因为团茶煮出来需要“茶汤浓郁”,才和深色茶具相搭配。

而明清茶具多是白瓷,就是因为炒茶泡出来要茶色清亮,而白瓷才能显出这份清亮之色来。

没想到这大明朝处处都不好过,苏泽也忍不住爆出一口气粗口:

“这狗日的世道!”

民心即是天命

一夜过后,今天是海瑞给四人答疑的日子。

四人将自己平日自学时候积累的问题,向海瑞提问,海瑞都一一做了认真的解答。

陈朝源三人平时在家都是自己读书,对于很多问题都是囫囵吞下死记硬背,根本不了解其中的真意。

在海瑞的讲解下,这些内容豁然开朗,原本不理解的内容都理顺了。

而苏泽也问了几个自己读书时候的问题,每次海瑞回答都能得到了“+2”经验。

看到这么好的“刷”经验的机会,苏泽连忙将自己积累的问题全部提出来,一口气连续问了十五个问题。

海瑞也一点都不嫌麻烦,认真的给苏泽做了解答。

【学堂答疑,“科举”技能经验+30,lv3,245/300】

还是上学爽啊,苏泽看着蹭蹭蹭上涨的经验,心中满是欢喜。

等到答疑完毕,海瑞这才将苏泽喊出了课堂。

“你上次说的‘百姓日用之道,返本初之道’,能给我详细说说嘛?”

海瑞颇有些不好意思,如今士人对于知识的态度,往往都是敝帚自珍的。

比如时下读书人,最流行的就是搜集唐宋的古书,然后再重新装订成册,包裹上新的书皮,藏于自家高阁之上。

江南地区的藏书家们,手中拥有大量的孤本善本古籍,但是都将这些藏书作为自己家传的秘传学术,不肯将这些孤本善本印刷。

上一次从苏泽这边白嫖了两份古文,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