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节(1 / 3)

加入书签

陈朝源家的小院子虽然简朴,但是收拾的井井有条,招呼三人进门之后,陈妻又端上了新茶。

苏泽忍不住问道:“陈兄,你在南平城内以何为生?”

陈朝源倒是不觉得苏泽冒昧,昨夜喝酒和夜谈已经拉近了众人的距离,而他也欣赏苏泽的才气,直接说道:

“平日里帮着表兄给人写状纸,再写一些书契润笔,勉强也能糊口。”

原来如此,状纸就是去衙门打官司的起诉书,书契则是合同借据契约之类的法律文书,这倒也是普通读书人能够从事的工作。

只不过陈朝源没有功名,估计是没办法上公堂帮人打官司,所以只能做这种写状纸的辅助工作,就等于现代律所没拿到职业资格的律师助理。

熊岳是武夷山的茶农,不过他家算是富农,有一座茶园,家中还有不少佃户帮着种茶采茶,算是四人中家境最好的。

林清材则是在城外乡里务农,他这个家族是候官林氏的支脉,在乡中也是大族,林清材是族中最成才的子弟,他也是家族补贴供应,他才能读书的。

听说苏泽是军卫子弟,还办了卫学在卫所教书,三人对苏泽更加敬重。

陈妻热情难却,三人又在陈家吃了午饭,这才启程返回。

这一次返回的路上倒是安全了不少,整个福建的卫所军屯都战战兢兢,不敢设卡逼捐,又增加了剿匪的力度,倒是让福建治安提高了好几个等级。

苏泽骑着毛驴,在傍晚之前返回了长宁卫。

“阿兄!”

林彩娘早已经在卫所前等待,见到苏泽回来急忙招手。

小萝卜林良珺也在边上,看到苏泽之后也高兴的跳起来。

还是家好!

苏泽再次感慨一下,牵着毛驴走进了长宁卫。

在卫所旁边的树林中,一个戴着宽檐纱帽的身影看到了苏泽回来后,这才放下心返回百户所。

将驴子还回家庙之后,苏泽并没有直接休息,而是来到了家祠,求见了家老阿公。

苏泽先是将海瑞给他的朝廷公文交给家老阿公,然后又将从于宗远那边打听来的消息,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家老阿公。

家老阿公听完了之后,摸着胡须说道:“御史清军,这下子可麻烦了。”

苏泽和家老阿公坐着议事,林显扬站在一边听着,自从上次械斗之后,家老阿公就有意识的带着林显扬参与宗族的事情,也是对他的锻炼和培养。

林显扬还不清楚御史清军的严重性,他迷茫的说道:“朝廷不是要革职犯官子孙吗?我们长宁卫清清白白,又何惧之有。”

家老阿公叹息一声说道:“这清白我们说了不算,要御史说了才算,为今之计只希望长宁卫只是个百户所,不要被御史盯上吧。”

“显扬,吩咐下去,这些日子一定要低调行事。”

“老百户在备倭把总司还有些关系,等御史到了福州再想办法打探一下风向吧。”

其实家老阿公担忧的不仅仅是御史清军,还有林默珺女子的身份,若是被御史发现,那就不是被敲诈勒索,而是整个长宁卫都要被治罪!

家老阿公有些痛苦的闭上眼睛,当年老百户战死后的冒险举动,到底值得不值得?

可是现在已经到了这一步了,也由不得长宁卫后悔,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

苏泽又掏出卖糖的银子,对着家老阿公说道:“阿公,我还有一个想法。”

家老阿公看着苏泽问道:“阿泽你有什么想法就说,卫所一定全力配合伱。”

苏泽说道:“御史清军,必然引起东南动荡,我怕倭寇袭扰卫所。”

“所以?”家老阿公疑惑的看着苏泽。

“我想买鸟铳和佛郎机炮。”

亡于洪武

防御倭寇自然是一方面,但是另外一方面的原因苏泽却没有说。

越是了解这个世道,苏泽越是觉得大明真的该亡!

总有人说,明亡于崇祯,明亡于万历,明亡于嘉靖。

但是在苏泽看来,明亡于洪武!

穿越前,苏泽也读过一些穿越到洪武年的网络小说,总有人认为朱元璋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在苏泽看来,狗屁!

朱元璋是杀贪官,是多次三令五申不让贪官害民,可是他对待“民”的态度,那是把“民”当做自家地里的庄稼,不允许官员来祸害,只允许他老朱家来祸害。

这可不是什么爱民如子,相反明清是对百姓禁锢最严重的朝代,比如朱元璋自豪的不用钱养兵的军户制度,不就是将军户当做世世代代的奴隶,连基本的国防开支都要节省吗?

“胡惟庸谋反案”后,就是这位爱民如子的朱元璋,下令上元江宁二县为胡惟庸同党,“男妇长幼悉屠之”。

而只要是老朱家的种,无论这些藩王如何残害百姓,做出何等堪称“行为艺术”的残暴行为,朱元璋的态度也只是命令官员不疼不痒的训斥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