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节(2 / 3)

加入书签

,大人,员外”都有不同的含义,官制也相当复杂,那时候写对话都非常的纠结难受。

不过那本书到了后期,肥鸟反而想通了。

说一千道一万,既然是小说,还是要为剧情服务。

如果严格考证,我应该按照明清话本小说的语句来写,但是恐怕那样读者看的也不舒服,这就违背了小说的本意了。

所以如果有些称呼上的瑕疵,大家还是放过我的(求饶),我只是一个想要讲好故事的小小扑街作者,实在没能力考证声韵、方言这些东西了。

好了,接下来我要说一下写这本书的初衷了。

上一本书,《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再次厚颜推荐没看过的读者朋友去看下,不合意点叉就好),源自肥鸟和朋友的一次网络键盘论战。

那就是穿越如何救安史之乱的大唐。

肥鸟的结论是,大唐已经烂透了,要救大唐,除了召唤玩家之外,别无他法。

当年看唐代史料的时候,感觉大唐真的是到处都该亡,想要重塑盛唐,天降猛男都不行,要天降一群猛男才行,这才有了这本第四天灾历史文。

但是上本书写到后面,加上又读了一些书,肥鸟又有了新的看法。

为什么不相信百姓呢?

一個猛人自然是无法拯救一个时代,但是思想光辉无穷,如果能够团结百姓呢?

无论是那个腾飞的黄金时代,永远都有一段压抑的启蒙时代。

这个启蒙时代可不可以出现在大明呢?

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也是整本书的基调。

好了,不说这些玄的。

直接说一下后面的打算吧,造反肯定是要造反的,但是要广积粮缓称王。

科举算是半个支线,毕竟这是大明官场生态,不得不品尝。

后半段应该会有世界争霸的部分,算是弥补上一本的遗憾,毕竟大唐统一了全世界也没啥像样的对手了,大明朝还是有航海时代可以打的。

最后肥鸟向各位恳求!周五求首订!

感谢大家支持。

铳炮

众人没有询问苏泽的“本初之心”是什么,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对于四人来说,学术什么实在是太遥远了。

就像是高中还没毕业的学生,不会考虑怎么发博士论文,路还是一步一步的走吧。

海瑞将苏泽喊到了宿舍外,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递给苏泽说道:

“这是我今日从邸报上抄下来的兵部公文。”

苏泽连忙感激的说道:“多谢老师!”

海瑞摆摆手说道:“你出身卫所,关心卫所的事情自然是对的,但是说一千道一万,科举才是正途,切不可因小失大。”

苏泽连忙点头,海瑞说的也是这时代普遍读书人的看法。

这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不过苏泽显然并不认同这个说法,穿越到现在的所见所闻,苏泽发现大明王朝已经烂透了。

这样烂透了的王朝,就靠着科举做官就挽回过来的嘛?

苏泽原本还有这个想法,但是如今已经逐渐没有了。

张居正已经算是读书的猛人了,也是历史上做官操弄权术的猛人,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人亡政息。

且不说张居正变法到底是善法还是恶法,就连这样对大明朝廷有利的法度都不能坚持,这大明朝靠着读书还能改变什么嘛?

苏泽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想法,科举自然是一条路,大明朝的体制决定了读书做官是一条飞快提升的路,可以迅速给苏泽带来名望和地位。

而长宁卫苏泽也不想要放弃,这個沿海卫所出海就是广阔的海洋,不远处就是宝岛、琉球,南下就是南洋。

这不是绝佳的造反好地方吗!

苏泽暂时将这个心思埋在心底,现在长宁卫还是太弱小了,先一步步的渡过眼前的困境再说。

海瑞又叮嘱苏泽说道:“回去之后好好读书,下个月我还要考较你的功课。另外治本经的事情,你也可以开始考虑了,选好了之后你可以在县学抄录,再带回去学习。”

县学中有全套的《四书五经大全》,不过这是县学的公物,海瑞也不可能让苏泽借回去。

但是在县学是可以抄书的,古人求学抄书也是必经之路,多少寒门子弟都是靠着抄书学习的。

苏泽再次向海瑞表示感谢。

一夜无话,第二天上午晨读之后,四人就踏上了回家的路。

陈朝源就住在城内,众人先送他回家,他家住在城门附近的一个巷子里,这是一座简朴的小院子,陈朝源招呼妻子出来,很热情的向三人打招呼。

大明让女眷见客,那就是通家之好的交情了,苏泽三人有些惭愧,没有带上礼物。

最后还是熊岳又掏出三罐茶叶,三人将茶叶送给陈朝源的妻子,这才化解了空手拜访的尴尬。

≈l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