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216节(1 / 3)

加入书签

余思雅昨晚回到家都11点了,这几天到处奔波,也没空休息,清早还要早起上学,实在是困,也就没跟林红旗客气,接过毯子说:“成,那我睡一会儿,有需要我处理的事情,不着急的你先放着,等放学了,我再回办公室看看。”

“好。”林红旗应了一声,轻轻出去,并拉上了门。

余思雅好好睡了一觉,醒来神清气爽,上课精神都好多了。傍晚下了课,她就急匆匆地赶到门市部。

门市部六点关门,这会儿正在做关店前的准备工作,将摆在门口的货物搬回去,盘点一天的账目,搞卫生等等。

余思雅没管他们,直接上楼。

林红旗见到她,连忙站了起来:“余总,你下课了,这几份文件需要你过目。”

“好。”余思雅坐下拿着文件看了起来。很多是需要她审批的文件,服装厂这边丁舜主动申请增加一批机器,理由也很充分,最近销量上去了,产能逐渐跟不上,需要更多的机器。

这没道理不批。还有食品厂和饲料厂那边,小李和施立平都同时提出了采购汽车的需求。随着业务量的增大,乡下那三辆货车不够用,是该多增加几辆汽车了。余思雅在他们各自要求的两辆基础上,多批了一辆,两家厂子共采购六辆新货车,暂时应该能满足运输的需求。

都是一些常规性的文件,余思雅花了十几分钟就批完了。

她将文件递给林红旗,林红旗会将这些文件返回各部门。

“除了这些呢?还有没有其他事?”余思雅放下笔问道。

林红旗想了一下说:“余总,有个好消息,咱们门市部的业绩在上涨,尤其是服装门市部。”

“哦?长了多少?”余思雅好奇地问。

林红旗说:“这三天的销售额,每天都有四五百件吧,要是能长期维持下去,咱们两个门市部一个月就能卖出三万件衣服。”

“确实提高了不少,火车站那边的销量也提高了这么多吗?”余思雅又问。

林红旗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这,我不知道,但料想应该是增加了吧。”

“光靠想没用,明天上午你去一趟,问叶梅拿六月的销售数据,对比一下就知道了。”余思雅揉了揉眉心说。

林红旗赶紧应是。

次日中午,余思雅来到门市部,林红旗已经将销售数据拿了回来。

余思雅翻开看了看,还真被林红旗说准了,这几天火车站门市部服装这块的销售额也在上升,而且比省大这边的还好,昨天卖出了六百多件。

余思雅对比了一下这个月的销量变化,发现这个销量增长是从上周逐渐开始的,不过一开始并不明显,也就这几天突然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可她最近没搞什么营销活动,也没上报、上电视。

余思雅琢磨了一会儿,心里有了猜测,不过还需要时间验证。

“红旗,这几天你留意着两个门市部的销量,整理好数据,周日给我。”

林红旗记下了这件事。

——

目前各个分厂都运转顺利,也没什么让余思雅操心的。学习之余,余思雅又把目光盯向了供销社。

后世很多地方的供销社都因为经验不善倒闭破产了,但这会儿供销社还是全国最大的统销统购单位,占据了农村地区零售业的大半壁江山,辐射也最广,几乎遍布每一个公社。每年的销售额达上百亿元。

农民无论是买火柴、牙膏、牙刷、肥皂、衣服之类的日常生活用品,还是饼干、水果糖等之类的副食品都要上供销社。除此之外,供销社还在农村担负着收购的义务,比如鸡蛋、绿豆之类的农副产品,供销社都会收购,然后再统一销售到城里。

供销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这样重要的单位,如果想合作,单独找某个供销社肯定不行,因为单个的供销社规模非常小,全省有几百上千个供销社,一个个谈能把人给累死,供货也是个麻烦事。

清河鸭食品和服装想进入供销社,就得找省供销社,自上而下去推广铺展。这样他们只需要将货统一交给省供销社,再由省供销社向下面的供销社铺货就行了,交易、送货、结算都会方便很多。

可惜,余思雅没这方面的人脉,思来想去,也只有自己主动出击了。

不过在这之前,还要做好准备工作,想尽可能说服对方,不打无准备的仗。

为了做到这点,接下来一个星期,除了上课和复习,余思雅都窝在办公室,跟林红旗整理一堆海量的资料。

首先是清河鸭食品和服装的销量增长图,以最简洁直观的方式让人看到他们的潜力,这样对方才有可能接受清河鸭。

好在最近这阵子,服装这块起来了,两个门市部的销量已经稳定在单店每天五百件以上,百货公司那边,销量更是明显,每个店的日销量都维持在两三千左右。周日因为放假的缘故,还会高一些。

将这些资料整理出来后,余思雅带着林红旗主动找上省供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