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章(1 / 2)

加入书签

姜泠呆呆的看着满山的火焰,忽然失控流泪道:“我不走,我从楚国逃出来,至今已经十几年了,为什么逃亡的总是我?我还要逃到何处去啊?!”

“殿下千万不要自怜自践。”属下跪下,动情道:“您计谋过人,若不是楚国横插一脚,您又怎会沦落到如此境地,您是郑国这么多年来,唯一打退雍国之人,您不必逃亡别国,就算您回郑国,郑王也定然奉为上宾,不会怪罪于您的……”

姜泠喃喃道:“可是……可是涂曜派人在城墙下骂阵,郑国人也知道我是什么货色了,到什么时候,我才能直起身子做人啊。”

“为什么!为什么同样都是皇子,他们却能号令兵马将士,站在众人仰望的地方,清高华贵。”火光映着姜泠冰冷的眼眸,有种绝望的疯狂:“为什么我一直向上爬,却没有一个人能看得起……”

“我若是从小便和我那哥哥一样,金枝玉叶,锦衣玉食,我又怎会自甘下贱,以色侍人?”

姜泠摇摇晃晃,望着已经蜂拥而上的雍军,疯一样的笑着:“我又该去怪谁……该去怪谁!”

姜泠的属下也顾不得许多,径直抢先两步,道了句得罪,便将他扛在了背上。

“慢着……”姜泠气若游丝,眼神却宛如毒蛇:“我要写封信,报答我的好哥哥。”

雍军势如破竹冲上山巅。

黑岭甚大,地势险峻,有不少人躲躲藏藏,纵使雍军英勇,也做不到全军覆没。

但几万郑军,却只剩下几面残旗,和满山血迹。

陆徽和小武冲进临时搭建的指挥大营,走到桌案前,却登时愣住了。

那是一张薄薄的纸笺,上面龙飞凤舞般写着“”“宝华公主未死,被藏于楚国,若想知确切消息,便乖乖来郑国都城和我谋面。”

陆徽道:“我查过案宗,知道这是姜泠的笔迹。”

小武倒抽一口凉气:“他……他说宝华未死,那我们要不要禀告陛下……”

按照涂曜的性子,不管这消息是真是假,定然能掀起一片腥风血雨。

陆徽垂眸,将那纸笺放在胸口,未曾答话。

小舟之上,涂曜并肩立在楚稚身畔。

微暖的秋阳洒下,和煦的日光将楚稚的身影踱上一层梦幻的金边。

涂曜又不自觉的喉头发干。

这张脸,他一望就心动极了,总想一看再看,甚至有种说不出的最原始的欲,望。

可以往之时,脑海里总是会冒出宝华的身影,可最近宝华的身影,想起的却越来越少……

涂曜心神一颤,心头大骇。

若是以往的心动,倒也没什么可怕的,毕竟脑海里总是会掠过宝华的身影。

但不知从何时起,他好像……只是在为眼前人心动?

这是他的妻兄,是他要敬重庇护的人啊……

他有方才这般可怕的念头,岂不是愧对宝华,侮辱楚稚吗?!

涂曜紧紧握拳,用尽全身力气将可怕的念头尽数压抑下去。

“哥哥……朕有些口渴……”涂曜下意识的想喝几口冷茶冷静冷静:“有茶水吗?”

楚稚正望着远方水面上的交战,虽然已是尾声,但他还是有几分悬心,便想也没想到:“有,就在孤船舱里,陛下可自去取——”

涂曜点点头,长腿一迈便进了楚稚临时的船舱。

然而一进去,涂曜脸色便有几分泛红。

船上地方不大,因此楚稚便把卧榻也安放在了此处,倒是窗明几净,甚是可爱。

涂曜看着那白白软软的小床榻,脑海便浮现哥哥在此地侧卧看书的画面。

脚步也不由自主的移动过去2616852

然而当目光落在床榻的一瞬间,涂曜登时石化在原地。

床头之上,赫然摆着一个软绵绵的白色毛茸茸枕。

惟妙惟肖,恰是小羊的形状。

这是他亲手给宝华做的小羊枕,为何……会在哥哥的榻上?

楚稚立在船头眺望战事,没过多久,水面上的战事便彻底平定了。

几个将军上船来,给楚稚复命。

楚稚道:“方才孤看着,你们对战的时候,似乎有一队兵马过来帮了你们?”

“是啊陛下,多亏了那位将军!若不是他,我们可没有这么快就能拿下这片水域,而且弟兄们几乎没有伤亡!”

楚稚心头微微一颤:“那人多大年纪?是不是话不多?冷冷的?”

“看服色应该也是楚军,但是却不晓得是哪位将军。”属下沉浸在得胜的喜悦中,喜滋滋道:“那位将军甚是神勇,杀敌的身手也矫健,可属下说服了半天,他都不肯来见陛下邀功呢……”

楚稚一怔,望着远处的秋水长天,眸色深了几分。

正在怔忡之间,忽听船舱内传来哐啷一声响——恰是杯盏倾覆的声音。

楚稚心头一震,也不知想起什么,面色登时大变,他片刻未耽搁,大步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