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节(1 / 3)
第十二卷 男儿称意得如此,骏马长鸣北风起
底子
秋日的傍晚,略显喧闹。
萧叠让人端来了一张椅子,坐在上面,静静等待着。
他出身萧氏南梁房,萧扌忽之子,目前是河州枹罕县令。
作为陇右节度使所在地,枹罕令之职从来没有授予过外人,要么由萧氏子弟出任,要么是萧氏门生故吏。
大顺三年的时候,萧叠走马上任,至今已经两年了。
枹罕县还在接收移民,主要是关中民户,其实没多少,一年二三十户罢了。
眼前就有一批刚来的百姓,京兆府武功县的,杂任官吏们正在给他们登记造册。
“汝何名耶?”小使问道。
“牛大郎。”
“没名字?”
“就是牛大郎。”
小使愣了一下,但还是认认真真地誊抄完毕。
“年岁几何?”
“三十。”
“京兆府发送时说你是四十岁,为何又三十了?”
“那就是四十,某记不太清。”
小使抬起头来,仔仔细细看了他半晌,最后给他写了个“三十五”。
这种情况太常见了,他早就见怪不怪。
汉人百姓还算好的,很多蕃人压根就没有年龄的概念,愚昧得很。
上次他登记了一个,问他多大,那个羌人说自己可能三十,也可能五十,让人无所适从,只能靠目测了,但往往误差很大。
“不准跑,抓回来就没收田地,发配矿上。”小使警告了一声,又去下一户面前。
编户移民逃跑,时常有之,以蕃人为主。
同一个部落的人明显互相扶持,拉帮结派,住也要住到一起,逃跑也是一起逃。如果你想打听某个不知道去向的人的消息,他的同乡或同部落的人完全可以提供最详尽的情况。
蕃人逃跑的原因主要是拒服兵役。
比如数月前陇右节度使萧遘就下令河、渭、临、岷、兰诸州征发土团乡夫五千人,开往青唐城,配合铁骑军、新泉军、镇国军及罗家部、梁家部、杨家部对叛乱吐蕃人进剿。
路途遥远,关山阻隔,去了搞不好命都没了,关键是没什么好处。
不过跑的主要是单身汉,有家有业的就难了。
第二大逃跑原因是不愿受管教,或者生活不习惯,这也不少。
“汝何名?”
“鹿荣,二十有八。”这是一位流放犯人,来自魏州。
“家人为何没来?”
“被娘家接回去了,不愿来。”
小使注意到这人曾是个军汉,不由得多看了两眼。魏博武夫大爷啊,不得了,若不是得罪了人,还在老家吃香的喝辣的呢。
“不准跑,抓回来就——”
“某知晓了。”鹿荣不耐烦地答道。
小使瞪了他一眼,看来这厮没明白自己的处境,当衙兵当惯了吧?
不过他的心地不错,尽管鹿荣不领情,一副自暴自弃的模样,他还是认真说道:“安心住下就是了。这里不缺妇人,四十岁的鳏夫来了后都好几个孩子了。”
鹿荣愣了一下,撇了撇嘴角,最终还是道了声谢。
“汝何名?”这是一个蕃人,身上还戴着枷锁,比较少见。
对方说的不知道是什么语言,小使没听懂。
一位驱使官走上前来,用土语和此人对话了一番,然后说道:“凤翔镇的土团兵,去兴州讨草贼,路上有人对他说,前一批去的都死光了,他就跑了。后来打算发配到唐州当突将,恰逢大帅下令禁止罪犯充军,就送来这边了。”
小使这才明白,道:“林场苦役十年,还欠五十鞭子,打完了送往林场吧。”
很快,几名如狼似虎的州兵上前,当着众人的面,开始行刑。
惨呼声动天彻地,直到五十鞭子打完,才将他拖走安置。
萧叠在一旁看了半天,见时间差不多了,便起身离去。
接收移民,是河渭诸州的常规任务,户籍黄册几乎每隔几年就要重新编纂一次,工作量极大。
回程不是很远,而且景色令人愉悦。
萧叠是一个非常“狂热”的田园派诗人,虽说作诗水平一般,但他就是喜欢欣赏乡间景色,尤其是河渭乡间这种略带点狂野和奔放味道的农村。
大夏川两岸平坦的河谷地密布农田。
十年前的旧战场已经丝毫看不出端倪,百姓们散居其间,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严格执行全新的农业耕作方式。十年间,牲畜的粪便、燃烧的草木灰以及反复种植的豆科作物极大改良了土壤,几乎看不到任何一块所谓的不毛之地——邵树德征兰州期间,曾遣兵于此秘密渡过大夏川,大破吐蕃,斩首两千余级,此为平定河州最关键一仗。
河州辖枹罕、凤林、大夏三县,在大顺四年的时候,户数已经极为接近一万户,五万二千余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