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4节(1 / 3)

加入书签

东路的安金俊大败,两万余人不说全军覆没吧,至少损失一半以上。

李克用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接到了这个消息时,还是非常失望。

这其实已经比历史上好了,那次是全军覆没,大将安金俊中流矢而亡。三万幽州军大举西进,增援云州,李克用留万胜军断后,主力仓皇跑路,最后万胜军也降了赫连铎。

也就是这次惨痛的失败,让各镇窥到了虚实,也让朝廷似乎看到了机会。

幽州、成德、宣武、大同诸镇联合起来,欲征讨李克用。朝廷又召集了关中藩镇,派出神策军,进入河东。

这其实是李克用人生中面临的一次比较大的危机了,几乎就是乾符五年诸镇围剿他们父子的翻版。

做人也太失败,一会打这个,一会威胁那个,不可一世,最后仇敌满天下。

只不过因为协调问题,以及有人临阵变卦,再加上诸镇对于朝廷命令的执行力远不如十年前,最后没联合起来,冲得最猛的神策军吃了大亏,主力尽没。

关中藩镇受了一些损失,但整体跑路飞快,把朝廷和最积极的朱全忠卖得一干二净。

在此期间,河中严守“局外中立”,大家在他的地盘上与李克用打来打去,我还是稳如泰山:中立!

晋、绛这两个州城一会被神策军占了,一会被关中藩镇控制,一会被河东军打下来,我还是中立!

河中镇稳如死狗。

“大帅,如今之局势,可谓危矣。”盖寓指着案上的地图,道:“蔚州一败,我军侧翼门户洞开。斥候又来报,朔方军讨击使杨悦将兵数万,朝朔州而去,此亦威胁我军后路。当此时也,不该继续逗留于云州之下了,大军恐有倾覆之忧。”

“某已遣吾弟克宁,将兵两万,出石门关、雁门关,增兵遮虏军、朔州、马邑、宁武一线。”李克用摩挲着刀柄,目光也盯紧地图。

“然杨悦乃沙场宿将,用兵大胆、诡诈,征讨陇右、河西之时屡战屡胜……”

盖寓这话只说了一半,后面一半的意思大家都懂:你弟弟到底行不行?

“我家数代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我学得的,吾弟亦习得。论用兵,不在我之下,何疑耶?”李克用瞪了一眼盖寓,道。

帐内诸将要么是跟随李克用一起起事的旧人,如薛志勤;要么是沙陀人,如安金全;要么就是诸养子,但他们大部分官职不高,地位卑下。

一时间竟无人插话,静得仿佛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见。

盖寓也知道这个时候继续说可能会触怒李克用,但事关河东存亡,仍然说道:“末将恳请大帅退兵。”

盖寓武人出身,但却是李克用事实上的谋主,任军府都押衙,位高权重。

见盖寓如此,薛志勤也有些动容。大帅的脾气,谁不清楚?这个时候进言,可不一定有好果子吃。康君立没挨鞭子,是他的运气,但这会可不敢保证。

“大帅,末将也请退兵。”薛志勤也不管了,谏言道:“乾符末,那么难咱们都挺过来了。此番出征,损失大吗,非也。不如接应安将军败兵南下,退入代州,犹未晚也。”

李克用听薛志勤提起当年的旧事,一时间有些触动。

他是个性情中人,生起气来谁的面子都不给,动辄打骂,但念起旧情来,也多愁善感。

盖寓、薛志勤都是老人了,跟着他一起起事,失败后亡命鞑靼,不离不弃。

他们都冒着触怒自己的风险谏言,这让他有些感动。

“传令,雄威军当先开路,南下代州。”良久之后,李克用终于下了决定。

“末将遵命。”李存璋出列道。

他在李克用的诸养子中,算是地位比较高的。十年前杀段文楚起事时,李存璋就在侧了,资历、地位远超李存孝、李嗣源等人。

“遣人给安金俊传令,让他赶紧收拾败兵滚回来,安金全领五千骑接应。”李克用又下令道。

“末将遵命。”

河东军中,有老一代将领,像康君立、李存璋、薛志勤,他们忠心有嘉,能力只能说马马虎虎,不算差,但绝对谈不上什么名将。不过因为早年跟随李克用起事,失败后还一同奔逃鞑靼,属于共患难的旧人,因此位高权重。

还有新一代将领,多是近十年慢慢冒头的,如申信、李承嗣、史俨、李存孝、李存进、李罕之等人。能力不比老一辈差,甚至还犹有过之,且年岁不大,未来肯定是中坚的。

在他们之下,还有一批李克用非常看重,但因为没立下什么功勋,地位还比较低的将领,如安金全、周德威、李嗣源、安元信等,只能在帐中担任亲将、亲随之类的近职,慢慢给他们机会,逐步培养,以期未来大用。

这次安元信就捞到了机会,跟随康君立北上,但似乎没把握住。

计议已定,诸将开始分头忙活。至于万胜军,好像被所有人都忽略了。

兵威

李匡威率部抵达了天成军,充作先锋的刘仁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