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 37 章 村中闲话37(5 / 6)

脸白去开门。开了院门,外头是隔壁家的男人,高高兴兴说:“你家干啥呢?敲了这么久的门,算了,别耽搁了,赶紧走,县太爷来了,咱们全村要到村口迎着。”

官差先快马赶到村里通知村长。

村长一听县太爷要来村里,当时两腿就软了噗通倒在地上,官差伸手扶起来说:“老丈莫担心,是好事。”

有这句话,村长才安心下来,连忙叫儿子敲锣,让全村老老少少都去村口迎着,屋里的婆娘洗干净茶缸粗碗,准备上热水茶叶等等待客的东西。

一切备妥了,全村在村口等了约有小半个时辰,十来余人有骑马的,中间走的是马车。biqikμnět

全村跪着行礼。

顾兆就在人群中,他身上没功名自然也要跪拜,接收了原身记忆,知道底层人命在这个时代的不值钱,上位者的一句话,轻轻松松就能家破人亡,于是跪的很干脆,没什么屈辱感。

到哪个庙,念什么经。

马车停了,车夫掀了帘子,里头先下来一位穿着旧袍子留着胡须的男人,这是师爷。之后下来穿着锦袍大约四十多岁的男人,这才是宁平府县县令,正七品官职。

村长头埋得深,不敢看贵人,抖着手。

师爷说:“这是府尊大人。”

全村便呼府尊,喊得也不齐。县令脸上笑,让大家都起来,话也说的直白,先说西坪村今年收成很好,师爷便答全村多少亩水田多少亩旱田,交了粮税多少。

村长吓得声音颤着,说不敢欺瞒府尊,确实如此。

“老丈别怕。”师爷笑呵呵说:“今年全村收成好,这是好事喜事。”

村长答不出话,弓着腰低低的只能唯唯诺诺称是。

县令便也不为难老人家,看了眼师爷。师爷便开口问黎大家在哪里。黎大一家三口便站了出来。县令一看三人,听消息回报,这黎大与独哥儿招了上门婿顾书郎,如今一瞧倒是好分辨。

黎大与哥儿个头高,黎大年长,身强体壮。这哥儿真肖似男子,反倒是哥儿旁的赘婿顾书郎倒是面容白净,身材颀长,不像是田里庄稼汉,有着读书人的几分气度。

不错。

县令点头,问了几句顾书郎话。

差不多是读了什么书,田里的肥料是你想的?如何如何。顾兆一一作答,回答的也是规矩,四平八稳,他心里隐约猜出来,这次县令过来为了何事。

果然一问一答,没几分钟,就如他心里所猜测那样。

县令是来嘉奖的。

因为顾兆是上门婿,这嘉奖自然是颁给黎大家了。县令亲自写了一块善耕人家的匾额赠予黎家,大意是夸赞黎家心善不藏私,勤恳耕种,是宁平府县村中耕种人家典范。

末了,还勉励顾兆几句,让顾兆继续读书科举,莫要为了一时的批责而沉闷放弃云云。

看来顾兆当初的学台悬牌的事府尊也知晓了。

顾兆自然一脸虚心听着勉励,表示会踏踏实实学习继续奋战科举。

最后府尊奖励了百两纹银,又夸赞两句,便上马车返回了。

整个过程差不多半小时,村长准备的茶碗茶缸也没派上用场,全村跪着送,等队伍远了看不见影,刚刚安静窒息一样的氛围才打破了。

全村老老少少,所有人脸上都是茫然居多,可能还没回过神,浑浑噩噩的都不知道说些什么,等有人找到舌头能说话了,也是结结巴巴的。

“刚、刚真的是县太老爷?”

“我莫不是做梦吧?”

“真、真是大老爷,来夸黎大家的,还送了银子。”

这银子村里人可不敢眼馋,这可是大老爷送黎大家的。

那块善耕人家的匾额村里人也是羡慕瞧着,没人敢上手碰一碰摸一摸,就是拿眼神稀罕的瞧着,看着,虽然看不懂写了啥,但这可是大老爷写的啊。

好!

“周周真是有了福气了。”

“可不是吗,府尊写的匾,我听都没听说过,还是头一次见。”

“这黎家招婿可是招对了,招了个福气进来。”

村里人夸了又夸。

黎大也恍惚着,但今个儿得了府尊写的匾额又是百两纹银,等脑子找回来了,便高声说:“改日家里办酒席,请全村来吃席,到时候亲自挂上匾额。”

村里人自然高兴,这可是热闹的。

等村里人散了,黎周周回到院子,关上门还是不敢相信,迷糊的瞪大了眼,圆圆的,“相公,我咋像是没睡醒跟做梦一样,你捏捏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