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火焰山(二)(1 / 2)

加入书签

男子似乎察觉到身边这只“废物小点心”的窘迫——

她才举起剑,想要打落妖兽喷出的风刃,那风刃就“咻”地一下消失。他余光瞥见她的动作僵滞了一息,才又开始运剑。

他好像才想起自己还有个搭档似的,暗中放慢了出剑的速度,给她一点补刀的机会。于是,姚玉照终于能连贯地出招。

男子手上动作一慢,放在妖兽身上的注意力便分了一点到了他的搭档身上——不,准确地说,是到了她的剑法上。

虽然他看到她时就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仿佛二人的命数有什么交集,——但他对这猜不透勘不破的玄机毫不在意。作为剑修,尤其是一名剑道造诣称得上是独步当世的剑修,他看一个人的时候,永远是先注意到此人的剑法如何,其次是剑本身如何。

姚玉照的剑招一出,便给他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只是有些难以辨清是出自玄天剑宗还是昆仑宗。

玄天剑宗的叁名开山宗师皆出自昆仑灵隐峰。二宗入门剑诀——玄天剑决和昆仑剑诀——虽不相同,但乾坤剑法却为二宗共有的进阶剑法,——因为此剑法的五位创立者中,有两名就是玄天剑宗的开山剑修。

玄天十峰中,有五峰教弟子练此剑法。各峰长老细分了乾坤剑法中的水、火、木、金、土各式,并制定相应的入道剑谱。如林奕的“水漫金山”就是玄天独有的入道剑谱。姚玉照虽然只学了昆仑剑诀和乾坤剑法,但由于与林奕常常对招,久而久之也染上了几分“水漫金山”的剑势。

男子一面游刃有余地对付妖兽,一面默默关注姚玉照的运剑——倒也行云流水。看得出不仅资质上佳,且在练剑上也下过一番苦功。不过,——也许是还未习剑谱的缘故,——剑意稍显朦胧,对自己的道还不甚明晰,因此尚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手中那柄剑的威力。

此外,那把剑化出的剑气和她输出的灵力之间也不大平衡。

嗯?她的剑……有点不对头啊。他眯了眯眼,细细打量她手里的剑,却未能发现有何异常。

不过,这剑好像在哪见过?——他记不得了。

神识亦查探不出异常。既然如此——

他凝神聚力,额间银纹一闪而过,眼前便浮现一片黑茫,唯独此剑亮铮铮显于冥暗中。剑心处,荧荧发光的绿色剑核在不停传送、转化灵力;剑核中,一只蜜蜂大小的剑灵在吸食灵力转化而成的灵气。

剑核原本只有一个用途——催化剑灵。剑灵出现后,剑核就会消失。这颗剑核不仅没有消失,还将部分灵力回转成了灵气供剑灵成长;而别的剑灵都无法自主成长,只能在魂契的作用下,随着剑主的进阶而变强。

按理来说,这样与众不同的剑,早在造出之时就应当闻名于世了,他怎么会没什么印象呢?

他从记忆中反复调取这把剑的信息,仍一无所获。不如——问问剑主吧。

——“道友,你的剑叫什么?”

——“逢春。”

姚玉照有些意外,毕竟两人同行这么久,他也就在一开始时主动说了句:“道友请,花一人一半。”其他时候都是她先开口,他回答个“可”。

男子听到她的回复,亦感到意外:逢春?世上有这把剑的名字吗?

——莫非是谁新造的剑?

——也不对,新剑怎么会有剑灵……

罢了,过些日子回宗,拿师兄那本《灵剑录》找找看。

逢春剑的异常,他已找到了答案;而他的同伴该如何激发剑的威力,他也有了思路。他想:“既然是个好苗子,不如指点一二,引她入道。”

他一剑刺穿妖兽内丹,慢悠悠说道:“你的剑有更好的用法。”

姚玉照眼睛发亮:“还望前辈不吝赐教。”

他娓娓道来,“宝剑的威力一方面受剑主输送的灵力影响,一方面受动力来源影响,其中,动力不足是你这把剑威力不够最主要的原因。逢春之威源于它对生机的化用,凡是蕴藏生机之物,譬如世间灵气、生灵生气、魂魄阳气和修士灵力,都可作为它的动力。然而,以攻击为主道的修士,他们的灵力由灵气转化之时,往往为了追求力量而剔除部分平和的灵气,这些灵气却充满了生机,医修、药修吸收的大多便是这样的灵气。”

见她听得认真,他继续道:“我看你的灵力虽然比一般的剑修更有生机,但还远远达不到逢春需要的量。你直接把自己的灵力喂给逢春会造成两个问题。第一,它只能把灵力中含有生机的那部分转化为动力,于是它的动力不够;第二,你的灵力一传输到剑上,就被剑灵吞了一部分。如果是别的剑,你输送的灵力就能作为它的动力,而你的剑不行。”

她不解道:“要如何更换动力来源?如果我用剑时先引了灵气给剑,出剑的速度不就会变慢了吗?”

“不会,你可以用握剑的手输送灵力,另一只手引气。你的剑灵会主动把灵力和灵气分开使用。”男子指了指妖兽尸体后的一小片凤阳花,“先取走这些,等传送到下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